癌症形成的原因(癌症发生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06 17:09:18
骨肿瘤最新治疗方法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形成的原因(癌症发生需要多长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形成的原因,以及癌症发生需要多长时间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好端端的怎么会得癌?健康与癌症之间,其实仅需这4步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严重癌症,最后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如果没有去了解癌症诱发原因是什么,无形中许多行为成为疾病加速器,等到患病再来纠正,已经很难挽回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关于严重疾病相关常识要了解清楚,诱发原因、发病时的症状、应对方法清楚得知。

为什么会出现癌症呢?

从健康到出现癌症有多个步骤,并非一蹴而就,突然间就患癌。那些有癌症困扰的人大多是身体某些疾病悄悄发展,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严重,最后才转变为恶性肿瘤,在这个过程中多种不良生活方式成为催化剂,会快速加速癌细胞形成,其中错误饮食、吸烟、酗酒、负面情绪产生、电离辐射伤害都有这方面隐患。因此,要消除危险因素,有健康问题尽早处理。

从健康到出现癌症,会经历哪些步骤?

从健康到出现癌症,第一步是癌细胞产生,但无法正常清除,不受控制,不断发展才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人的身体由无数个细胞组成,健康成年人身体每天产生的新细胞不计其数,在这些新产生的细胞中极少数基因突变而成为癌细胞,但可以依靠身体免疫系统把这些癌细胞清除。

第二步,癌细胞形成后无法被及时清除,会不断发展,从而形成微肿瘤,在医学上又称为原位癌,这些微肿瘤又受到其他多种因素影响而不断发展,癌细胞凋亡速度刚开始等于新生细胞生长速度,该平衡维持较长时间,但后续平衡被打破,危害自然找上门来。

第三步,肿瘤大规模发展并爆发,身体微肿瘤不能小看,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而不受控制,发展迅猛,有的人疏忽身体的护理和保养,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肿瘤自然会爆发,而在爆发的过程中生长速度加快,体内癌细胞越来越多,局部刚开始是一个小的病灶,小的肿瘤,可能几年,十几年后就形成大的病灶,从而身体有不良症状。

等到真正癌症形成,短时间内发展速度快,癌细胞越来越多,还容易通过其他途径转移到别的脏器,系统,有的人淋巴转移、血液转移、骨转移,因此症状多,治疗难度更大,会在别的地方落地生根,多个病灶出现后患者的身体不良症状也更多。可见,从健康到癌症会经历几个步骤,要提前去了解。

癌症怎么发生的:从正常细胞到癌细胞,需要几步?

癌症这个病,往往让我们闻之色变。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癌细胞在癌变之前,其实是一个根正苗红的正常细胞,只不过因为一些意外或者生活方式的影响,一步步走向了癌变的不归路。

从一个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需要几步?答案是:只用八步!

第一步,自主繁殖: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正常的细胞是很听话的,只有当身体发出信号,告诉它该分裂成更多细胞了,它才会分裂繁殖。但一个踏向癌变之路的细胞可没那么听话。

——这种不听话是有底气的。走出这一步的细胞都已经学会了绕过“上级”,自己“伪造”分裂的命令。比如说,虽然身体没给它发送分裂信号,但它自己可以给自己发一个呀;再比如说,有的细胞会弄出信号放大器,捕捉到身体关于细胞分裂的只言片语,然后给放大成一个正式的分裂命令。

总之,走出这一步的细胞再不听身体的话了,想啥时候繁殖,就啥时候繁殖。

第二步,屏蔽抑制:我不管,我说了要长就要长!

虽然癌变中的细胞会变得能自主繁殖,但咱们的身体也不是没有预案。人体里有很多种信号分子会管束细胞,警告它:别作了,赶紧停止分裂,歇歇吧。

一般正常细胞,听到这话就乖乖歇下不繁殖了。但要癌变的细胞可不会这么佛系,它们会想尽办法把这些信号屏蔽掉,比如关掉一些信号接收器,干掉一些传递信号的基因,然后继续我行我素,想长就长。

因此,这一步之后,光凭细胞外部的信号,已经没法阻止它的疯长了。

第三步,长生不死:再没有人能够阻挡我!

不过好在,细胞固有一死,这是咱们基因里写好的程序——哪怕一个细胞已经不听身体信号的命令了,但只要细胞里出现过多异常,一个“安乐死”的程序就会自动启动,把这个可能作妖的细胞扼杀在萌芽中。

所以,能走到这一步的癌变细胞,都学会了破坏这个自毁的程序。它们会改变一些“安乐死”程序里的基因,虽然到处搞破坏,却能活得长长久久——果然是“祸害遗千年”啊。

第四步,繁殖无止:听我的,得永生!

不过,对癌变的细胞来讲,光是死不了是不够的。毕竟,人多力量才大,它要的不光是长生,还要繁衍出子子孙孙,一家人齐齐整整,同心协力,永世长存。

可是,咱们细胞的设定天生是不允许这么搞的——一个正常细胞可以分裂繁殖的次数是有限的。因此,走到这一步的癌变细胞,会把那些控制分裂次数的基因搞失灵。这样,就不仅自己可以长生不死搞事情,整个家族的子孙后代都可以绵延不绝,一起长生不死,往癌变的路上一路狂奔。

第五步,逃避免疫:这个事情不需要再说了!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癌变的细胞暗搓搓搞了这么多事情,自然会引起我们身体里免疫细胞的警惕。事实上,绝大多数未能最终成功的癌变细胞都倒在了这一步。

不过,有一部分癌变细胞修炼出了瞒天过海的高超本领,即使和免疫细胞打了照面,也会被认为是自己人。于是,这些癌变中的细胞从此在身体里通行无阻,再无顾忌。

没有完成这一步的癌变细胞,会收到免疫细胞的攻击。

第六步,攫取能量:我不管有多少,我都要!

走到这一步的癌变细胞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生长,永无止境地繁殖,但它依然面临着其它的问题:口粮——技能再多,要是没饭吃,可就啥都干不成了。

细胞的口粮,就是能量。走出这一步时,癌变细胞会对细胞里生产能量的流水线进行改造,让自己可以抢回更多糖分,而且用更快的速度把糖分里的能量给提取出来。从此,癌变细胞的存粮蹭蹭上涨,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搞事情了。

这里插一句:癌变的细胞抢走了更多能量,也就意味着正常细胞的能量变少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癌症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虚弱乏力,就是因为能量都被癌细胞给抢走了呀!

第七步,制造血管:造,什么都可以造!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对于癌变的细胞来说也是一样。细胞的“路”就是血管——血管会运来细胞需要的食物与氧气,还能帮助细胞运走代谢产生的垃圾。因此,走到这一步的癌变细胞会做的就是:造血管!

这可不是说笑。癌变的细胞会放出很多信号,来诱导新血管的形成。一旦有了血管,这些细胞要营养有营养,要氧气有氧气,想生长就生长,想繁殖就繁殖,活得更加滋润!

第八步,扩散转移:现在过去,就那里!

完成了前面七步的癌变细胞很危险,但也还是有办法治——不管它永生的家族有多大,总可以动个手术一刀切掉,也就完事儿了。癌症之所以格外难治,就是因为癌细胞完成了这最后的一步:获得转移的能力。

这一步可不容易,毕竟在我们身体里,细胞们都和它们的左邻右舍、周围环境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要挪窝得经历重重关卡,拿到各种“批文”信号。但走到这一步癌变细胞可不一般,它们的基因发生了一些改变。即使没有身体发放的“批文”信号,它们也可以挣脱当地环境的束缚,奔向远方,去祸害更多的身体组织和器官。

走完这八步,一个好端端的正常细胞,就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癌细胞,它可以霸道地入侵身体各处,散播后代,到处霍霍。

这八步要多久?一般来说,需要20-30年。毕竟,这八步都涉及到相关基因的变化,需要长期的积累。

不过,如果我们细胞里的基因因为一些外部原因发生更多变化,那么就会缩短积累基因变化需要的时间,让正常细胞更容易完成这八步,变成到处霍霍的癌细胞。

哪些原因会让基因容易发生变化呢?

比如接触致癌的化学物质。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类化学物质中最耳熟能详的就是甲醛。但有些生活习惯也会让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致癌物。比如烧烤时烤焦的肉类,肉里面的蛋白质碳化时,就会产生不少致癌的化学物质。

烧烤肉串上黑色的烤焦部分,含有不少致癌的化学物质。

再比如,抽烟和喝酒,烟里面的焦油和酒里面的酒精,可都是实打实的致癌物,会让我们的细胞更快地走完这八步。

还有电离辐射(比如X光)也是可以让基因发生变化的。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常情况下接触到的辐射(比如医院X光或CT检查、机场安检等)剂量不会太大,通常利大于弊,不用过于担心。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细胞完成这癌变的八步呢?

有!

目前研究比较确定的,就是运动

科学研究早已明确,运动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2018年的报告《饮食、营养、运动和癌症:全球视角》(《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中,就有一章专门讲运动与癌症风险的关系。

一些研究还发现,运动可以帮助细胞调控基因表达,让细胞更难走完癌变的八步。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年人的建议是:

每天都要有一定运动量。

每周要保证至少两个半小时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者至少一小时十五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赶紧起身活动活动吧,希望我们的细胞永远完不成这八步!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参考资料:

Hanahan, D., Weinberg, R. A. 2011.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Cell 144(5): 646-674.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Expert Report 2018. Available at dietandcancerreport.org

Zeng H, Irwin ML, Lu L,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al: an epigenetic link through reduced methylation of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L3MBTL1.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2;133(1):127‐135. doi:10.1007/s10549-011-1716-7

Magbanua MJ, Richman EL, Sosa EV,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prostate gene expression in men with low-risk prostate cancer.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4;25(4):515‐523. doi:10.1007/s10552-014-0354-x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Factsheet: Physical Activity and Adults. 2017.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factsheet_adults/en/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