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发病率排名(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排行)

2023-11-06 20:54:23
骨肿瘤最新治疗方法 > 肿瘤治疗方法 > 世界癌症发病率排名(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排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世界癌症发病率排名,以及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排行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5种超级致癌物,往往藏在身边这些地方,避免癌从口入!

你有关注过身边的致癌物吗?近日“身边的超级致癌物黄曲霉菌”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关注。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种强致癌物!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一病区主任高启龙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1类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致癌能力是二甲基亚硝胺的7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除了黄曲霉毒素,我们身边其实还存在一些“致癌物”,很可能随着每天的饮食、生活入口。

5种“超级致癌物”

往往藏在身边这些地方

1. 黄曲霉毒素:发霉的粮食、坚果

在霉变食物中,有一种霉变来自黄曲霉菌,尤其粮食中多见。2007年刊发在《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的一项关于国人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量评估指出:

玉米和大米是国人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的主要贡献食品。

此外,花生和花生油等也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

2. 苯并芘:经过烧烤、高温油炸的食物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采取烧烤或者熏制的方法,制作过程中就可能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其中大家最熟知的是一种叫做苯并芘的化学物,很多烤制、熏制的食品都可能含有。

2018年刊发的一项暨南大学研究发现,在烧烤过程中人体对“多环芳烃”的摄入量:

吃烧烤食物>皮肤接触>肺部吸入

这意味着,在烧烤时,皮肤吸收的致癌物比肺部吸入的还多。

3. 亚硝胺:经过熏腊、腌制的食物

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勤2019年在江苏城市频道《约见名医》节目中谈到,在熏腊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物质,某些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的发病率与膳食中摄入的亚硝胺数量相关。当熏腊食品与酒共同摄入时,亚硝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会成倍增加。

腌制品里面往往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虽然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进入体内会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此外,像中式咸鱼在脱水的过程中,会生成一些亚硝胺类化合物,如亚硝基二甲胺等,这些亚硝基化合物就具有致癌性。

4. 烟焦油:烟草燃烧吸入

吸烟及二手烟草烟雾都被列为1类致癌物。重庆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志强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香烟在燃烧过程中,形成将近4000种新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物质对人有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氮、烟焦油,后者是致癌的罪魁祸首。

而且,吸烟不单单是引起肺癌一种癌症,还与鼻咽癌、口腔癌、食管癌等相关癌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5. 乙醛:喝酒后产生的中间产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炳元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氧化为乙醛,后者具有肝毒性和致癌性,体内过量积聚会对肝脏造成严重危害。

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被列为1类致癌物。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做出了一个统计——3.5%的癌症是由酒精造成的,同时每30个癌症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个是酒精造成。

虽然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致癌物,但致癌物会导致某些癌症,指的是长期、超量摄入后的一种可能。如果你只是偶尔、少量吃一点,或者偶尔、少量接触,那不用担心,还是安全的。

编辑 /孙冲

来源/健康时报

全国各省份“癌症高发地图”来了

201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种主要恶性肿瘤发病例数顺位(图中数字代表各癌种在对应省份的发病例数顺位)。

图片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全社会”。本报健康版今起推出关注肿瘤防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鼻咽癌在广东、广西较为高发;甲状腺癌在天津、浙江高发;前列腺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高发……近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中华肿瘤杂志》上公布了我国最新的恶性肿瘤流行数据,并首次公布了各省份主要癌谱流行情况。当前我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如何?各地癌症高发类型有哪些不同?常见的癌症有哪些?有关专家给出了解答。

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由于全国数据收集、整理和核查等需要时间,癌症数据报告通常有一定延后。截至2019年8月31日,国家癌症中心共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2个登记处提交的2016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51个,县和县级市431个,以估计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最终,《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以下简称“报告”)纳入487个符合数据质控标准的登记处,共覆盖人口3.8亿人,其中城市人口1.92亿人、农村人口1.88亿人。

报告显示,从发病例数看,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2016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82.81万,是排名第2位的结直肠癌(40.8万例)的2倍。胃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分别位列第3—5名,发病率均超过30万例。前5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57.27%。排在第6—10位的为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肿瘤、胰腺癌,发病数均超10万例。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尽管当前仍然处于较高的发病率水平,但是已经显示出快速下降的趋势。

从数据统计来看,各省份主要流行的癌症有一定差异。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肺癌发病例数在除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外的其他地区均位居首位;鼻咽癌在全国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中位居第20位,但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江西省、贵州省均位居前10位;甲状腺癌在全国发病位居第7位,但在天津市、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升为第2位;食管癌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的发病例数相对较低,位居第15位左右;前列腺癌高发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

城乡的癌谱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城市地区以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高发,农村地区以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高发。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癌谱结构是发达国家癌谱和发展中国家癌谱并存的局面。在相对发达的地区,以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高发为主,但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仍然呈现消化道肿瘤如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等恶性肿瘤高发,同时伴有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位居前列的情况。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

“肺癌不仅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也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肿瘤一科主任医师刘喆说,“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器官,是人体与外界交流的一个‘窗口’,因此受外界有害物质因素的影响较大。”

“肺癌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0%以上是由吸烟或被动吸烟引起的。我们常说3个‘20’很重要——吸烟20年以上者,20岁以前开始吸烟者以及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只要达到以上3条中任何一条,就很容易患肺癌。”刘喆说,临床上将每天吸烟支数乘上吸烟年数称为肺癌的吸烟指数,假如一个人每天平均吸烟20支,且已有20年吸烟史,那么这个人的吸烟指数就是400。如果一个人的吸烟指数大于400,则其患肺癌的概率为不吸烟者的7—20倍,换言之,吸烟指数大于400的人群属于患肺癌的高危人群。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2007—2017年全球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19.2%,但2018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超过50.5%。

“研究发现,戒烟越早,健康获益越大,寿命延长越多。”刘喆说,戒烟5年者比一般吸烟者(每天1包)的肺癌死亡率下降,或接近于不吸烟者的死亡率。戒烟10年者肺癌的发生率降至非吸烟者的平均水平,因此控烟和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和主动的方式之一。

刘喆介绍,氡气体暴露是肺癌的第二大风险因素,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致癌物质之一。此外,肺癌的风险因素还包括:家族史和遗传因素,长期接触二手烟、石棉、某些特殊金属(如砷、铬、镉等)、某些有机物质、辐射、空气污染、厨房油烟、汽车尾气等。

“预防肺癌,也要关注身边的空气质量。”刘喆说,建议大家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播报。例如,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里要减少户外滞留时间,出行要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同时,也要倍加关注室内污染,做好家庭绿色装修,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可选用室内空气净化装置,有效吸附室内的有害颗粒物,减轻污染,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健康。

各省份高发癌种为何不同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在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高发癌种。”刘喆说,例如胃癌发病率在甘肃省和青海省恶性肿瘤中排首位,“除遗传因素外,胃癌及食管癌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习惯有关,比如暴饮暴食、食物较硬、生冷饮食、辛辣刺激类食物、腌制类食物等,容易刺激胃黏膜或食管黏膜,导致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突变,最终发展为癌症。”

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相对高发。“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也被称为‘富癌’,它们在欧美国家较为高发。”刘喆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部分地区居民的饮食结构逐渐偏向于高脂饮食、高能量饮食,这样容易导致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癌症高发,尤其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其发病顺位就会相对靠前。

不同性别癌症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报告指出,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近10年来,女性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每年增幅超过20%,可能与当前恶性肿瘤诊疗水平和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有关。但是,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在过去10年来维持较低的增幅,每年增幅约1.6%,说明当前的发病增加可能与过度诊断有关。

“甲状腺癌大多发展缓慢且预后良好,因此被称为‘懒癌’。”刘喆介绍,但仍有小部分恶化程度高的分型不容易被精准识别,在避免过度治疗的同时,也建议查出甲状腺癌的患者多咨询正规大医院的专科医师,遵医嘱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对于女性群体来说,除了定期体检,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还要注意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情。”刘喆强调,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女性高发的肿瘤与不良情绪有关,预防癌症首先需要在平时保持愉悦的心情、平和的心态,不能经常抑郁或生气,同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刘喆说,“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如果我们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定期体检,及时处理好癌前病变,很多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控的。”(王美华)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