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术后化疗最佳时间,以及癌症术后几年就稳定了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三大基石,通过手术能切除癌病灶,放疗和化疗能清除残留的癌组织,提高5年生存率。
部分癌症患者需服用中药,能减轻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改善生存质量。对于肺癌患者来说也是如此,同样需服用中药,那服用中药的时间应安排在化疗前还是化疗后呢。
癌症患者化疗的时候能同时吃中药吗?肯定地说,癌症患者化疗的时候能同时吃中药,两者之间无冲突。化疗尽管可以消灭癌细胞,不过也会对其他细胞造成损伤,让身体承受着多种副作用,比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便秘或腹泻、全身乏力和肢体麻木等。
中药可贯穿于化疗整个过程,化疗前吃中药能改善虚弱体质,为化疗提供机会;化疗期用中药,能减轻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促进机体恢复。化疗期间吃中药至关重要,由于化疗可破坏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状态,此时用中药能改善免疫系统,减轻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抑制肿瘤生长,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
癌症化疗,什么时候吃中药好?1、化疗前吃中药
化疗对身体带来毒副反应,影响整个机体状态。通过吃中药能改善虚弱体质,增强身体活动机能,为化疗创造机会,使得化疗顺利进行。如果患者病症比较严重,中药只能起到减轻症状,并不能作为治疗方法。
2、化疗中吃中药
当患者在接受化疗后,身体状态会随之变差,开始出现副作用,例如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等。这时候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化疗顺利进行,因此中医起到减轻症状,保持体力的作用。我们可以选用健脾补肾、温通经络等疗法。
3、化疗后吃中药
肺癌患者化疗结束后,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贫血、免疫力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全身乏力等。吃中药能促进机体恢复,减轻以上症状,增强抗肿瘤效果,防止复发和转移。
由此可见,中药贯穿于肺癌整个化疗期,无论是化疗前,还是化疗后都需吃中药,能减轻患者痛苦。
适合癌症的中药方有哪些?1、益气养阴中药方
益气养阴中药方能起到益气滋阴和润肺解毒的效果。适用于气阴两虚型肺癌以及肺小细胞肺癌。药方中不仅含黄芪、麦冬、沙参、党参和甘草、当归,而且也包括百合、白术、桔梗、浙贝母、半夏、三七和山慈姑等。
此中药方跟化疗方案联合,不仅仅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控制率,而且也能提高免疫功能,使得患者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2、扶正消积饮
扶正消积饮能扶助正气,提高免疫功能,控制肿瘤生长,防止癌细胞转移,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比较适合非小细胞肺癌,也适应于气阴两虚和瘀毒内结症。此中药方除了包括黄芪、补骨脂、云芝、大黄和半枝莲外,也含有白花蛇舌草、莪术、蜈蚣以及全蝎等。
此药方辅助化疗和维持治疗,减轻肺癌患者相关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增强抗肿瘤作用。
家医君寄语值得提醒的是,肺癌治疗还是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中药仅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幸被诊断为肺癌后,不可立即接受中药治疗,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不能擅自尝试祖传秘方或偏方,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辨证用药。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夫,某某某就是先放疗的,能不能让我放疗?
大夫,我既然不能先手术,能不能就先化疗控制病情?
这是很多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都会咨询医生的问题。毕竟癌症是一种严重、可致死的疾病,患者迫切想要控制病情发展的心情,大家应该都能理解。
但往往此时患者也会自乱阵脚,处于对癌症治疗的错误、浅表理解,强烈要求医生给自己开始某一种治疗方案!
临床上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而控制病情发展就是目前治疗的要点,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化疗、放疗等两大措施。那么问题来了,患癌后到底是选择化疗还是放疗,才是控制疾病的最佳方式呢?
首先,大家要了解的就是化疗与放疗的区别!
化疗:所谓化疗,在临床上的全称就是化学药物治疗,它使用的是化学药物疗法,其给药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哪一种给药手段,药物只要进入患者体内,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开始活动,并进入全身绝大部分组织和器官,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和繁殖速度。
这种治疗手段对原发病灶、转移病灶已经亚临床转移病灶,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放疗:所谓放化,指的就是放射线治疗,它是癌症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其操作方式就是应用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
放疗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使用,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可降低癌症复发、转移几率、提高预后效果!
简单的说,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但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药物毒性等方面对化疗药物进行选择,不同患者所用的化疗药物都不相同。
而放疗就是局部治疗措施,它需要联合其他的治疗手段共同进行,以求治疗效果发挥到最大,这就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其次、放化疗的治疗时间不同!
化疗和放疗的时间着重点不同,放疗时间长短与否,主要是根据患者实际的癌变部位、不同肿瘤放射生物效应不同、放射剂量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放射疗法每次治疗时间在十几分钟作用,需要6-8周的疗程,每天照射一次、每周照射五次,也就是每周休息2天的时间;
而化疗时间长短,主要是分为辅助和根治性两种,这两种情况所需的时间都不同。辅助性的化疗一般是4-6个周期,每个周期约为21-28天左右。
而对于晚期的癌症患者来说,一般进行6周期的化疗之后,就需要根据患者综合情况来判断,确定治疗是否还存在意义。而由于每次化疗时间较长,所以患者多需要住院治疗。
总的来说,是选择化疗还是放疗,主要是结合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年龄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判断后的结果。
对癌症患者而言,想要控制癌症发展、治愈癌症、延长个人生命,那患者要做的就只有听从医生建议和安排、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诊疗中,很多癌症患者询问还能活多久的时候,通常会听到医生说:这个要根据身体状况、病情进展等多方面判断,但不要担心,你的癌症属于早期,5年生存率高达95%以上。
这时,不少患者一下子就蒙了,“医生,你说的5年生存率,这是不是代表得了癌症最多只能活5年啊?”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5年生存率”这个医学专有名词,并不是指只能活5年,而是有深意的。
“5年生存率”是什么?
5年生存率是一个统计学指标,并不代表每位癌症患者的预后(注:预后指对创伤或疾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预测),5年生存率是指患者诊断某种癌症后,通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后能够生存5年的概率。
5年生存率越高,说明该类癌症治疗效果越好。比如100个人诊断为肺癌,有80个人存活了5年,5年生存率是80%,90个人活过了5年,5年生存率是90%。但是5年生存率也不是5年之后,百分之百的保证癌症不会复发或者转移,5年生存率包括了5年内不管是否复发转移,但生存期超过5年的患者人群(无瘤生存或带瘤生存)。
为什么是“5年生存率”,而不是3年或者1年?
临床上除了5年生存率,也有3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由于大多数癌症的复发转移发生在治疗后3年内,还有部分晚期癌症发生转移和复发的时间在1年内,这期间患者的病情相对不稳定,癌症细胞很可能再次活跃,出现疾病进展的情况。所以对于癌症来说,3年生存率或者1年生存率一般不作为长期生存的观察指标。
3年后病情相对稳定,复发率明显降低。5年后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更小,如果5年都没有发生复发转移,那么再次复发的风险和几率就大大降低了,一般认为达到临床治愈。
因此,临床上常用5年生存率来评估癌症治疗的疗效,也用于比较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治疗疗效的差异。5年生存率是整个癌症群体的比例,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个人,癌症患者能否获得临床治愈,还需要根据患者癌症的部位、分期、分型、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等综合判断。
临床治愈≠彻底治愈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能够生存5年或5年以上,就是临床治愈了。但是临床治愈不等同于彻底治愈。“5年内不复发”或者“5年无病生存率”是指术后5年内没有出现复发且仍存活患者的比例,这部分患者很大程度上是达到了临床治愈。
癌症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在于它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晚期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的原因,大多并非手术或治疗不成功,而是在治疗前已经转移或残留在体内的癌症细胞经过一段时间潜伏后,又重新增殖,或通过淋巴、血管在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灶。
越早发现的癌症,5年生存率越高;5年生存率越高,意味着治疗水平越高,治疗效果越好。5年内不复发既体现了治疗的效果,也反映了癌症本身的生物学行为恶性度并不是那么高,治愈率较高。
怎样才能提高“5年生存率”?
早期发现癌症
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现得越早的癌症,预后就越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筛查是发现早期癌症的最主要方法。
合理、规范、个体化治疗
随着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如今得到了逐步提高。除了与公众对癌症的正确认识,以及健康体检早期筛查的普及有关,也与合理、规范、个体化的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使癌症治疗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癌症的5年生存率有了新的突破。如果不幸确诊癌症,应选择权威、正规的医院及医生进行诊治,采取合理、规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5年生存率。
治疗后定期复查
有一部分患者认为手术、化疗、放疗等结束了,癌症的治疗也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即使是治疗结束后5年,处于临床治愈阶段的癌症,癌症细胞仍可能存在,仍存在复发转移可能。所以癌症患者需坚持定期复查,预防癌症复发,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以及癌症的不同分期选择相应的复查项目,例如体格检查、查血、癌症标志物、CT、彩超等。同时多留意自身症状,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尽早去医院检查,及早发现癌症复发,及早治疗。
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
癌症患者的饮食营养与患者生存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应该保证癌症患者的营养摄入,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谷物以及鱼肉等,保证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低脂食物等均衡摄入。根据自身体力状态,适时、适式、适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方式,科学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至良好的状态。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多看待美好的事物,不给自己施加过多精神压力,树立坚强的生活及抗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