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后期疼痛难忍(癌症后期怎么减轻疼痛)

2023-11-07 21:36:18
骨肿瘤最新治疗方法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病人后期疼痛难忍(癌症后期怎么减轻疼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人后期疼痛难忍,以及癌症后期怎么减轻疼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患者抗癌路上的3大难题:累、失眠、痛!一文讲清楚解决方法

“明明也睡了很久,怎么还是感觉这么累呢?”

老周一觉醒来,觉得头晕晕的,浑身没劲儿,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只想在床上躺着。半年前,老周确诊肺癌,由于发现得比较及时,癌症没有扩散,成功手术后老周便回家调养了。

在家调养的时间里,家人们关怀备至,什么也不让老周干,只希望他吃好喝好,把病养好。可是老周不管怎么样,经常会觉得特别累,身上没力气,而且无论怎么休息都不能缓解。

家人们怕一直这么下去影响老周的病情恢复,陪他到医院复查,并最终得到了答案,原来,老周是出现了“癌因性疲乏”。

一、癌症患者感觉“累”,多是4个原因导致

癌因性疲乏(CRF),又俗称“癌性疲劳”,是由于癌症或者治疗时引发的引发的痛苦的、体力不支、持续倦怠等症状,而且休息以后也无法缓解,而且临床上多数会有持续两周以上的倦怠感,同时伴有认知障碍等异常表现

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有40%的患者确诊癌症时伴有癌因性疲乏,积极治疗时有62%-85%的患者都出现这种症状,这种症状可能会出现癌症的整个患病期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患者感到累,多是4个原因导致的:

1、癌症本身的直接影响

癌细胞会产生白细胞介素—6等一些促癌因子,导致正常代谢受到阻碍,出现感染、发热等症状。

2、治疗手段影响

像靶向治疗、放疗、化疗、手术、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癌症治疗方式,也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对于癌症治疗手段导致的疲乏症状,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出现要尽快缓解。

3、并发症影响

癌症发展或者治疗时,出现的贫血、疼痛、营养不良等一些并发症,也可能会加重癌因性疲乏,因此一定要尽快改善这些症状,以缓解癌因性疲乏。

4、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自身的心态、情绪不佳等也与癌因性疲乏相关,癌症患者一定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医护人员也要做好心理疏导和关怀。

二、如何缓解“癌因性疲乏”?

癌症患者CRF一般都是存在可控影响因素的,像抑郁、疼痛、焦虑、贫血、睡眠障碍、营养不良等都是临床管理的重点。想要缓解癌因性疲乏,可以对确定的可控因素进行对症治疗;对未确定的可控因素,则通过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进行管理。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时,要对症对因进行治疗。针对癌痛引起的CRF,可以使用吗啡、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化疗贫血导致的CRF,可以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等药物缓解;情感障碍引发的CRF可以使用5-HT再摄取抑制剂。

睡眠障碍引发的CRF,可以使用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来缓解;营养不良引发的CRF,可以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左旋肉碱、辅酶Q10等药物来缓解。

总的来说,引起CRF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案也会不一样,具体情况因患者而已,但用药的前提是谨遵医嘱。

2、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方式一般包括:健康教育、睡眠疗法、活动锻炼、社会心理学干预、亮白光疗法、营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定制一个个体化的运动方案,来缓解疲乏症状,另外还要积极教育,让患者有早预防早筛查、及时治疗的意识,以便能更好的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除了“累”,癌症患者还容易出现2大难题

癌症患者不但会累,还会同时出现其他一些症状,像癌痛、失眠等,都是癌症患者在抗癌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难题。

1、睡眠障碍

除了会明显感到累、疲乏之外,癌症患者还容易出现失眠等睡眠障碍,数据显示,有17%-57%的癌症患者会出现失眠症状。癌症患者由于焦虑抑郁、癌症症状、药物原因、环境因素等都可能会引起失眠,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癌症患者的失眠等睡眠障碍,首先要找到病因,然后对症进行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疼痛

四分之三的中晚期癌症患者,都会出现癌痛症状,80%的癌痛是由于肿瘤侵犯导致的,10%的癌痛是由于手术、放疗等肿瘤治疗手段引发的,8%的癌痛是由于长期卧床不起、便秘等引起的,2%的癌痛是由于其他非癌症因素导致的。

治疗癌痛,最常见、最方便、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用药物治疗,有80%-90%的癌痛可以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来改善控制,可以同时配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来缓解。

总结:癌因性的疲乏症状,在癌症患者中高发,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不同的癌因性疲乏,要对症进行药物治疗或者非药物治疗。另外癌症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失眠、癌痛等症状,想要缓解症状,一定要找到病因,对症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

[1]《中国癌症相关性疲乏临床实践诊疗指南(2021年版)》.中国癌症杂志.2021-10-15

[2]《癌症相关性疲乏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期刊网.2022-01-19

[3]《宋丽莉:癌症康复的两大难题——疼痛与失眠》.央视网.2018-05-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癌症一旦到了晚期,疼痛成为首要面对的难题,中医分享经验

在癌症发展期间,癌痛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大约有60%的癌症患者会有癌痛症状发生,尤其是在进入晚期时,很多癌症患者疼痛难忍,用药也不能有效缓解。那么,癌症患者为什么会疼痛呢?

导致癌痛的原因很多,由肿瘤直接引起的约占88%,当肿瘤组织侵及其他正常组织时可引发疼痛,如骨转移、骨肿瘤所致的骨痛,肺癌侵及胸膜所致的胸痛等;其次肿瘤压迫周围神经也可引发疼痛,如腹膜后肿瘤压迫腰、腹神经丛可引发腰、腹疼痛;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可压迫淋巴及血管引起患肢手臂肿胀疼痛;原发性肝转移肿瘤生长迅速时,肝包膜过度伸展也可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肿瘤溃烂引发感染同样也可以引起疼痛。

癌症进入晚期,肿瘤可扩散至骨骼导致骨质破坏,大量破骨细胞增殖会损伤并刺激骨膜和骨骼周围组织,从而出现痛感。这类疼痛的特点是持续性加重,后期骨质破坏严重时,还会出现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以腰椎最常出现。癌症患者晚期会出现局部肌肉功能异常、代谢物质堆积、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等病理性改变,这些不良因素可引起的肌肉痉挛,轻症时服药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严重时类似于腿抽筋或肠痉挛,疼痛多为持续性剧痛,普通止疼药物多效果不佳。

除此之外,肿瘤的治疗也是出现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肿瘤治疗中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如放射性神经炎、口腔炎、皮肤炎,放射性骨坏死。患者免疫力低下出现带状疱疹产生疼痛。化疗药物渗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化疗引起的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围神经炎(长春碱),乳腺癌根治术中损伤腋淋巴系统,可引起手臂肿胀疼痛。手术后切口瘢痕、神经损伤、幻肢痛。

癌痛在初期多为慢性、隐匿的钝痛,随着病情的进展,慢性钝痛逐渐转变为锐痛、刀割样痛,可沿神经支配区放散,通常是慢性疼痛。多数慢性癌痛表现为至少有两种原因导致的疼痛,即同一个癌痛患者所表现出的疼痛可以是多性质、多部位和多原因的。癌症患者在出现癌痛的同时,可以伴有焦虑、厌食、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癌痛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对患者的日常活动、饮食、睡眠也会造成影响。长期吃不好、睡不着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肿瘤细胞一般在人体抵抗力较差时发展最迅速,以致不利于癌症治疗。因此,当患者感到癌痛时,应及时就医。

中医学对癌痛的病机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即实证的“不通则痛”和虚证的“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是由于气滞、血瘀、痰湿、热毒等引起脉络闭阻,瘀塞不通,而发生疼痛,如《证治要诀》云:“脾积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痛”;“不荣则痛”则是因为肿瘤日久,邪伤正气,气血虚弱,无法荣养脏腑经络而发生疼痛,经云:“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由于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病机有异,虚实亦有偏重之别,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一般而言,早、中期肿瘤以实痛为主,晚期以虚痛为主,或虚实并见。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模式。针对气滞、血瘀、痰湿、热毒、虚损、虚实夹杂等不同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气滞者可用行气止痛的方法,常用柴胡、川楝子、青皮、香附、木香、佛手、乌药、厚朴、八月札、枳壳等;热毒者可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常用半枝莲、黄芩、连翘、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野菊花、败酱草、山豆根、蚤休、苦参等;阳虚者可用温阳散寒止痛的方法,常用附子、肉桂、细辛、干姜、丁香、川椒、吴茱萸、淫羊藿、补骨脂、杜仲等;虚实夹杂证者临证酌情加减化裁,实多虚少者,驱邪为主,佐以补虚,虚多实少者,以补虚为主,酌加抗癌之品并根据癌痛的部位分别选用不同的药物。

同时,中药也可以与西药联合止痛,因为癌痛,许多人会第一时间服用一些止痛药物,但这些药可能导致或加重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阿片类药物抑制平滑肌导致便秘、恶心呕吐、腹胀等等,患者不能耐受,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2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