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有什么症状,以及癌症晚期用什么止痛药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我们知道,按照癌症的进展,又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的分期,也决定了癌症最终的治疗效果不同,就拿肺癌来说,早期肺癌,可能进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既能彻底根治,中期肺癌,可能有手术机会,但需要更大的开胸手术,而且要做广泛的淋巴结清扫术,但这依然可能无法彻底根除癌细胞,所以术后还需要辅助放化疗,如果是晚期,那么手术意义已经不是很大,到处转移的癌细胞,意味着手术已无法完全根除,此时,只有进行姑息性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来延长患者的生命。
遗憾的是,虽然我们都知道,癌症要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但是绝大多数癌症一发现的时候,往往并非早期,而已经是中晚期,治疗效果自然也是大打折扣了。
那么,为何癌症一发现就是中晚期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早期癌症几乎没什么不适,有时候即便有症状,但由于非常轻微,所以很容易被忽视,当一些不适症状越来越明显的时候,也提示着身体里的肿瘤在不断进展。
第一,贫血,早期癌症几乎不会引起贫血,能引起贫血的往往是中晚期癌症,一方面是癌症的消耗导致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另一方面是癌症出血所致,贫血越严重,提示着癌症的进展越快,治疗效果自然也越差。
第二,消瘦,体重下降是癌症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样,早期癌症不会引起消瘦,能引起消瘦,往往是癌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营养消耗所致,如果是癌症晚期,患者甚至会出现恶病质,所以终末期癌症,患者往往都是瘦骨嶙峋。
第三,疼痛,早期癌症不会痛,引起疼痛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疼痛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越提示着癌症越是晚期。
第四,食欲不振,癌症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到了晚期,很难再吃下什么东西,有人说,到了晚期,癌症患者都是饿死的,这也并非危言耸听。
第五,出血,富含血管的癌症,不断从身体里汲取营养,可是血管越丰富,破裂出血的可能性越大,肝癌,前列腺癌,胃癌,大肠癌等等,都可能引起出血。
如果上述五个症状,占的越多,越提示癌症进展的越快,当然,治疗效果越差。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癌症是全球头号死因之一,而国健署表示,因人口老化及不健康的生活型态,导致罹癌人数预计仍将持续上升。
6 症状可能为癌症征兆!
一、皮肤的痣有变化
研究显示,皮肤癌为国人十大死因的第9名,若发现皮肤上的痣出现颜色或型态上的变化,需注意有可能为癌症前兆的恶性黑色素瘤,应迅速就诊并寻求皮肤科医师确认。
二、长时间便秘问题
许多人常常会有便秘、易放屁、大便臭等问题,需注意可能为肠道疾病或大肠癌,若大便中含血,为大肠息肉或大肠癌的机率很高,若有此症状建议及早检查并治疗。
三、食欲不振、恶心想吐
若没有特別减重但体重却骤降,需注意可能为癌症的症状,因肿瘤的形成需要许多血液、氧气及营养的供应,因此会快速把身体的养分夺走,需特別注意。
四、频繁感冒、不明原因发烧
一个月内感冒2至3次,每次持续1个星期,如此频繁的感冒症状,可能是免疫力下降导致提供氧气的肺部出现问题,使身体无法正常运作,提高癌症肿瘤的机率。
五、容易出血、淤血
时常感觉疲惫无力 ; 容易出血或淤血 ; 身上无故出现紫斑、红点等,当有这些症状出现时,建议至血液肿瘤科医师评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六、身体出现肿块
癌细胞转移时会影响到淋巴结,因此当身体出现异常肿块且面积持续增大,建议及早就医检查是否与癌症相关。
长沙的王生肿瘤腰部扩散,痛点不断绕脊椎游走。每天癌痛发生时,王生都需要靠4个小伙子分别抱住双腿,腰部和头,才能阻止他因为疼痛而去撞墙的危险行为。
57岁的李阿姨因为肿瘤转移产生的背痛,每晚只能背靠着枕头坐睡。穿衣服时,她只能慢悠悠地一点点把手挪进袖子里。家人也没办法帮她穿衣服,因为一碰李阿姨,她就会痛得受不了。
这些都是癌痛的表现。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延长,但癌痛却正在折磨着成千上万的癌症患者。
所谓癌痛,是“癌性疼痛”的简称,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癌痛是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见。癌症一般出现在晚期,长期带瘤生存的患者也可能出现癌痛。
疼痛总共分为10个等级,多数晚期患者可到7级以上,有些甚至能达到10级,10级有多疼,和生孩子、被开水烫差不多的感觉,但本质上又有不同,癌痛属于慢性疾病,不治疗的话会越来越痛,而生孩子、被开水烫只是短暂的疼痛。
有资料详实,700万癌症患者里有至少一半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癌痛,其中40%是轻微疼痛,60%是中度以上的疼痛。这些长期受癌痛折磨的患者中,很多会选择了“熬”,认为只要熬过去就会好。其实,忍受癌痛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在夜晚休息时发生癌痛更是会影响患者休息,让患者没有更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去对抗癌症,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
为了舒缓癌症患者的癌痛,一些医院是设有癌痛门诊的。当癌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的时候,就应该去癌痛门诊或其他有关的医疗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那么有癌痛的患者去到这些癌痛门诊,应该做什么呢?癌痛门诊的医生会询问患者关于疼痛的各种情况,比如疼痛部位,疼痛出现的时间,疼痛的描述,疼痛程度,疼痛加重的时间,有无服用过镇痛药,(如有)镇痛药有无效果,疼痛是否导致失眠,疼痛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其他不适症状等。这些问题,患者自己是最为清楚的,所以去就诊时,最好是能自己去。如果患者实在无法去,而是以家属代为就诊咨询,则要对上述问题做一些准备,询问患者,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做一些记录。
不管是患者就诊,还是家属代劳,核心问题是如何讲述自己癌痛的程度。这里有一个简单办法,即从癌痛是否影响睡眠来间接判断癌痛程度。不影响睡眠,则为轻度癌痛;影响睡眠,但可入睡,则为中度癌痛;彻夜安眠,则是重度疼痛。
另外,患者还要做好疼痛性质的描述,是胀痛、酸痛、刺痛、牵拉痛,有无灼烧、电击、发射疼痛等。这些都能让医生更加了解情况,知道该如何用药。
一般,医生会用镇痛药来对付癌痛。这些镇痛药有三大类:解热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辅助镇痛药。
像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物用于轻度癌痛治疗,有时也在骨转移疼痛中联合应用。要注意的是,这类药不能大剂量使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是长期服用,患者要定期检测凝血机制和肝肾功能。有胃溃疡、肝肾功能不佳、出血倾向和凝血机制差的患者慎用。
阿片类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羟考酮等,是对付癌痛的主要药物,效果更强。这类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能自行加减量或停用。
辅助镇痛药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激素等,一般是在使用阿片类时添加,帮助提高疗效用的,剂量较小,遵医嘱即可。这类药最明显的副作用是嗜睡。
阿片类镇痛药是大部分癌症患者出现癌痛的时候所用的。可是,芬太尼、吗啡这些药物不会上瘾吗?这些药物的确常被用于毒品制作。但是,只要使用规范,这类药物成瘾几率仅有千分之一。
实验和临床实践均证实,癌痛患者口服吗啡,或者使用透皮贴剂,都极少出现成瘾。如果癌痛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需要逐渐增加剂量,但这种对药物“身体依赖”现象应与所谓的“成瘾”加以区别。
总之,因癌痛而需要长期用药的人使用阿片类药更安全有效。目前来看,阿片类止痛药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
参考资料:
1.《痛要说出口!“癌痛”要治不要忍》.央视网.2019年10月30日
2.《癌患用止痛药存五大误区 专家:科学给药可缓解》.新晚报.2014年11月18日
3.《“忍痛”文化导致中国六成癌痛病人未妥善治疗》.广东新闻网. 2006年07月31日
4.《癌痛治疗手册》.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