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情控制为主,以及癌症病情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癌细胞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导致很多癌症患者被确诊时,大多都是中晚期阶段。但只要我们多加留意身体的变化,在整个病情加重的过程中是有迹可循的,当大家发现自己的身体情况出现以下三种改变,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
首先,疼痛加重。癌症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会侵犯破坏神经系统,出现局部疼痛,多为隐痛、钝痛,疼痛会逐渐加重,让患者难以忍受,特别是到了夜间疼痛情况会明显加强。
第二,摸到包块。肿瘤容易扩散,当肿瘤转移,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个部位出现包块,如头部、腋窝下、脖颈部、锁骨部位、腹股沟处,都会摸到肿块出现。
第三,持续乏力、消瘦。癌症属于消耗性疾病,会抢夺人体营养,导致癌症患者会出现一些乏力、不爱吃饭的现象。但如果患者这种情况处于2-3周以上,很可能是病情进一步发展了。
中医是如何解决癌症患者的这些症状的呢?跟大家分享一个宫颈癌患者病例,患者女,下腹疼痛呈进程性加重,夜间疼痛明显,去医院就诊,确诊为宫颈癌IIA期,术后化疗2疗程、放疗20次,患者当时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腹偶发疼痛,腰部凉,食欲不振,身形消瘦,情绪忧郁明显。这位患者证属肝郁脾虚,治疗上主要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主。药用柴胡、当归、赤芍、白术、乌贼骨、茜草等药。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精神面貌好转,下腹疼痛基本消失。后期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无不适症状发生。患者每年定期用中药治疗,目前已生存三年有余。
中医认为癌症患者病情加重,是因为正气亏虚,导致正不敌邪,让毒邪、瘀血、痰浊聚集于体内,进一步壮大了肿瘤,让肿瘤持续发展。因此,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提高正气,增强身体抵抗病邪的能力才是当务之急。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有助于癌症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第一,补充营养。癌症患者前有癌细胞抢夺机体营养,后有放化疗损伤正常细胞,导致患者饮食摄入量变得更少,身体逐渐消瘦,人体的免疫功功也会降低。为了提高患者免疫力,最好多吃一些富有优质蛋白的食物,给人体增加能量,补充营养,加快人体各机能的各项修复。
第二,做好情绪调整。癌症患者要建立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千万不要因为病情就此陷入悲观情绪当中。负面的情绪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患者的病情就难以恢复,甚至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随着癌症病情的发展,很多癌症患者都对食物没有多少欲望了,吃不进饭去。同时,睡眠也开始变得不好。家人是非常着急的,因为吃不进饭就摄取不了充足的营养,失眠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身体会越发虚弱,对于对抗癌症是非常不利的。
癌症患者之所以感觉没有食欲,不想吃饭,主要和三个原因有关:第1个原因就是肿瘤不断地增大,肿瘤本身会影响患者的食欲,让患者对饮食没有欲望。肿瘤代谢的主要方式是无氧酵解,其结果是乳酸增多,还产生一些炎性介质,如白介素-6等,这些介质导致中枢性厌食,这是代谢紊乱造成不想吃饭的原因。第2个原因就是治疗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放疗和化疗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出现一些消化道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进食。第3个原因就是因为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的神经性厌食,因为心情不好而不想吃饭。
要知道,癌症患者如果要保证顺利进行治疗,并且保证体能,就一定要保证充足健康的饮食。而且良好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克服肿瘤治疗的副作用,甚至可以耐受更大剂量的药物治疗。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比营养良好的肿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治疗时间更加长。所以做好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营养不良还没有出现,提前就做好饮食调整、保证肿瘤患者的身体需求。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这句话对癌症病患尤其重要。在与癌细胞的抗争中,饮食护理很重要,营养充足、身体好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对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的承受能力增强,治疗效果会更好,恢复也更快。
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纳谷则昌,失谷则亡。中晚期癌症患者,大多数患者由于摄入不足.身体进入负平衡状态,另外癌细胞不断消耗人体正气,出现消瘦、乏力、食欲缺乏、神疲等以脾胃虚弱为主的症状。患者有十分胃气。就有十分生机,一分胃气,就只有一分生机,胃气就是胃口、食欲,也就是消化力,此时患者的胃气若得到改善。将会为后续的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从脾胃论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乏力等的临床症状、维持或增加患者体重等,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与吃饭相比,睡眠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只有高质量的睡眠才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对于患有肿瘤的患者,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够让病情快速地康复。但是因为肿瘤患者身体疼痛,再加上心理压力过大,长时间的化疗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睡眠质量急剧下降,影响了疾病的恢复。
癌症患者失眠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癌症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其中癌痛是导致癌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直接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因癌症引起的各个系统的不适症状也可导致失眠。第二个原因就是治疗的副作用:比如手术、化放疗、药物等引起的副作用。化疗可能引起的恶心呕吐、疲乏、口腔糜烂、手脚疼痛麻木、腹泻等;放疗可能引起的受照射皮肤疼痛、口干、口腔黏膜糜烂、尿频、尿急、尿痛,腹泻、便血,放射性肺炎等;外科手术可能引起切口疼痛等。这些相关的副反应均严重影响正常睡眠。第三呢,就是患者的心理方面:对患癌这件事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还有患者的经济负担重均会导致失眠。
那么,癌症患者应该如何解决失眠这一难题呢?首先要及时消除消极情绪。癌症患者需正确认知自己的疾病,正确应对治疗过程中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做到既来之则安之,及时排除紧张不安且焦虑紧张的情绪,做好心理上的调节,保证自己处变不惊,有平静且稳定的心态。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是疼痛,尤其是到了晚上疼痛感加剧。根据疼痛的原因、部位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感,使得患者心情更加平静,利于快速入睡。
解除癌症相关症状,包括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可以减轻大部分患者的失眠症状。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失眠,中医治疗遵循标本兼顾的原则,中医认为,肿瘤病变发生的关键在于机体内环境失衡,致各脏腑、组织、经络功能失调,“正虚邪凑,积渐而成”,与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等有关。
中医药能够帮助患者扶助正气,调动机体自身的积极因素,控制恶性肿瘤的生长,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通过辨证,可改善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等癌症引起的一系列痛苦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帮助患者走向康复。
癌痛有多痛?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历:
“我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说到癌痛,我有深刻的感受。其实癌症刚开始时,痛感还是可以忍受的,而且发作的间隔时间也比较久;但是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从1周1次,变成3天一次,2天1次,最后天天都痛,而且痛感也越来越强烈,除了持续性疼痛,还有爆发痛。
持续性疼痛真的是太磨人了,可以让你一天到晚都很难受;而爆发痛却让你痛不欲生,就像生孩子一样,痛得哭,痛得叫,痛得要死不活。生孩子生完就不痛了,而我,却不知道还要难受多久这种陷入冰窖的痛苦。
虽然痛得时候可以打止痛针,但是止痛药也有副作用,而且就算暂时止住了痛,我心里的恐惧和伤害并不会消失。我觉得癌症是世界上最痛苦的疾病!它让一个健康的人看着自己慢慢的腐烂恶臭,剧烈疼痛,最终形如枯朽般的死去。我见过太多太多病友的离开了,有时候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一了百了,但是真正痛起来的时候,你连死的力气都没有,真的太绝望了。”
其实癌痛,是癌症患者必经的一个过程,而且可随着病情加重,痛感加强,从而密切影响到患者的饮食、睡眠、活动,甚至是缩短患者的生存期。很多患者熬不过这一关,纷纷寻求安乐死,希望能得到解脱。
癌痛的普遍性根据我国癌症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癌症发病率都在上升,一年大概可增长将近400万例,而其中大概有25%的癌症患者出现过疼痛,尤其是晚期的癌症患者合并疼痛的发生率为61.6%,全国癌痛人数近260多万。
癌痛的出现,多是因为:
▲肿瘤本身
癌症如没有及时得到救治,那癌细胞就会继续转移、扩散,等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侵犯、压迫、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包括骨膜、胸膜以及神经等,从而引起各个部位的癌痛。此外,肿瘤发生溃烂、感染等,也可引起癌痛。
▲治疗原因
一些患者在进行放化疗等治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神经炎、放射性骨坏死、口腔炎、皮肤炎等,从而导致剧烈癌痛。
当癌痛发生后,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一些方式解决。
目前针对癌痛有哪些缓解手段?关于癌痛的治疗,最基本、有效、常用的方式就是药物治疗。
可用于治疗癌痛的药物有很多,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如疼痛程度不同,药物的选择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癌痛程度比较轻微的,可以考虑非阿片类镇痛药;中度的可以考虑弱阿片类镇痛药,重度的可以考虑强阿片类镇痛药。
有人担心阿片类药物一用就会上瘾,不敢用,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张力教授表示:大部分药物,想要成瘾,需要在瞬间达到很高的血药浓度,而我们临床上使用的阿片类药物主要都是缓释和控缓释的剂型,成瘾率极低,不足0.01%甚至是0.001%。可能一些患者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躯体依赖,在停药后可出现停药综合征,但是这并不影响药物的正常使用,也不是成瘾的表现,在逐渐减少药量后可得到缓解。
注意:躯体依赖不等于精神依赖,所以不会成瘾。所以大家无需过于担忧,只要遵从医嘱,问题不大。
总之,使用药物的基本原则就是由专业的医师具体情况制定个体治疗方案,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可自己擅自增减或者停用止痛药,这样对病情很不利。
癌痛的其它治疗方法:(1)心理止癌痛,想办法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可以给患者听听歌,读读书等等,让患者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心情寄托之处;(2)按摩止癌痛,对疼痛部位适当按摩,对缓解癌痛也有一定帮助;(3)物理止癌痛,也就是温度刺激,多用冷敷,通过麻木疼痛区域,而使痛感减轻。
需要注意,这些方法适用于轻度癌痛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提醒:除了吃药,日常护理+心态调整也很重要癌痛是慢性疼痛,所以常会伴随患者比较长的时间,所以癌症患者要有心理准备,将癌痛当做“慢病”来自我管理。
其中,家属扮演的角色非常关键,不仅要与医护人员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将患者反馈的告知医生,这样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的帮到患者;同时家属还要注意提醒与监督患者按时按剂量服用止痛药,掌握正确的给药途径。
当患者出现爆发痛,家属可以通过冷敷、热敷、按摩、放松、心理支持等非药物疗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平时还要为注意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注意膳食搭配(食物宜清淡、易消化、粗纤维等)、制订康复计划等。
当然患者自己也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要在癌症发生后,就自暴自弃,陷入绝望,要积极配合医生,勇敢面对。如果可以,还可积极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努力为家庭和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参与和奉献的快乐化解身体的疼痛。
说到底,癌痛是一种旁人无法感受的痛苦,别人安慰一万句都是隔靴搔痒,比不过一针止痛药来得体贴。但是止痛药带来的副作用我们也不能忽视,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行动。
参考资料:
[1]《六成晚期癌症患者有癌痛,正确看待镇痛药物是当务之急》.健康时报网.2019-12-31
[2]《專家:止痛藥可有效缓解90%的癌痛》.环球网.2014-04-22
[3]《“癌痛”要治不要忍》.北京日报.2019-10-30
[4]《癌痛是种病,得治!》.人民网-健康时报.2017-03-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