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发病率,以及中国女性癌症发病率排名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来自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国内数据显示,中国每分钟就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关于这个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杀手”,你了解多少?
资料图:某医院门诊楼。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2020年全球1000万人死于癌症
来自世卫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确诊的癌症患者数量达到1930万,而死于癌症的人数增加到1000万。癌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八分之一的男性和十一分之一的女性会死于癌症。
乳腺癌现在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占新增癌症病例的11.7%,其次是肺癌(11.4%),结直肠癌(10.0%)和前列腺癌(7.3%),宫颈癌是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此外,癌症也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40万儿童确诊癌症。
在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同样值得引起重视。
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2020年12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则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6.5%,即每个人在30-70岁间死于四类重大慢性病的可能性为16.5%。
居民癌症发病率为293.9/10万,仍呈上升趋势,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癌症死亡的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
资料图 肿瘤医院供图
是什么导致癌症发病率上升?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居民的癌症发病率上升?
对于这个问题,中科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曾分析称,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加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环境暴露等一些原因,使中国癌症发病仍然处于逐渐上升的态势。
另外,据他介绍,中国癌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
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高发的消化道癌症,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所下降,但整体负担仍然较重,癌症整体防控形势依旧比较严峻。
从癌症生存率看,中国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来已经从30.9%上升到40.5%,提高了将近10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5年生存率还有一些差距。
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癌症发病的前几位恶性肿瘤大部分是预后比较差的,另一方面,中国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人群相对比较少,大众主动参加防癌体检的意识还不够强,大多数患者在发现癌症的时候就已经是中晚期了,因此治疗效果比较差。
资料图 泱波 摄
关于癌症,你需要了解这些知识!
癌症是威胁健康的一大“杀手”,那么这类疾病的产生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颖轶。
——癌症与基因之间有何关联?
目前已经发现了近30种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有许多研究显示了癌症与遗传的相关性。
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结肠直肠癌与遗传相关的比例最高,可达20-30%。不过有时,遗传而来的基因与人们患上癌症并无明显关系,后天因素也在癌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哪些是导致癌症的可控因素?
早前,国家癌症中心分析的与中国常见癌有相关性的致癌风险因素高达23种。
这些因素分为饮食因素(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代谢因素(体重超标、糖尿病)、环境因素(PM 2.5 污染、紫外线辐射)、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HP)、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EB 病毒(EBV)、人乳头瘤病毒(HPV)、华支睾吸虫、人类疱疹病毒 8 型(HHV - 8))。
资料图 徐兰青 摄
——癌症有“重男轻女”趋势
癌症面前,男女不平等,癌症有“重男轻女”的趋势。除了男女有别癌症(男女性特有癌症)外,男性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男性高发癌症有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淋巴瘤、脑神经系统、胰腺癌。女性高发癌症有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宫颈癌、肝癌、食管癌、子宫癌、卵巢癌。
——什么是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肿瘤标志物、肿瘤指标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人体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会生成肿瘤标记物,它实质是一些糖类、脂类、肽类、激素等物质,只不过癌细胞的生成量远高于其他细胞。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肿瘤标志物认识也越来越完善,一些与肿瘤相关的基因,也被列入了肿瘤标志物的名单。
资料图:民众正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门诊楼内排队挂号。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肿瘤标记物异常=患癌?
肿瘤指标的升高通常并非癌症所致,最常见的原因是炎症或者损伤等非肿瘤因素。
例如肝炎可以导致肝癌相关的AFP升高,健康女性月经期或者排卵期卵巢癌相关的CA125会升高,吸烟人群癌胚抗原CEA的水平会升高。
肿瘤的发病率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所有癌症的发病率总和加起来也不过千分之几,远低于肿瘤指标的异常发生率,有相当一部分肿标异常的人并不是得了癌症。其实肿瘤标志物的根本就是细胞遭到破坏,细胞内包括肿瘤标志物等蛋白等进入血液,然后随着血检被检测出来。因此,肿瘤指标异常不等于患癌。
另外,有些肿瘤即使全面发生转移,肿瘤指标甚至从来不高,这可能与该肿瘤细胞未分泌相关蛋白或者虽然分泌但未入血有关。
资料图:人工智能AI系统结合优化的CT扫描技术。上海市胸科医院供图
——癌症来临前有“预兆”吗?
其实,癌症并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例如,胃癌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胃镜及黏膜活检可以确诊,只要在慢性期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通常不会癌变。
再如,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在这阶段,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中国肝癌发生存在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如果有乙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础,则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则可能是出现癌变。
因此,每个癌症发生前,其实都有预警,只是看你重不重视!
#男性和女性的最高发癌症分别有哪些?#
癌症是一类非常危险的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危害,还会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十分高,因此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癌症的发病情况,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男性和女性的最高发癌症不尽相同,这是由于患癌原因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男性和女性最常发的癌症进行全面的科普解读。
一、男性最高发癌症 1. 肺癌 肺癌是男性最高发的癌症之一,因为吸烟是造成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男性吸烟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因此男性的肺癌发病率也就更高。此外,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也会增加肺癌的风险。 2.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
一,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等。一些危险因素,如家族遗传、肥胖、缺乏锻炼以及某些饮食不良等,都可能会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生。 3.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男性的另一高危癌症,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一些危险因素,如家族遗传、肥胖、缺乏锻炼、饮食不良等,都可能会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定期的结肠镜检查可以有效地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4. 肝癌 肝癌是男性发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其主要危险因素是慢性肝病、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硬化。长期的酗酒也会增加肝癌的风险。在治疗肝病方面,要积极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定期检查等预防措施。
二、女性最高发癌症 1.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高发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除了年龄因素,家族遗传、早发经、晚育等也是乳腺癌的常见危险因素。定期的乳腺摄影检查可以帮助女性早期发现乳腺癌。 2. 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的另一高危癌症,通常发生在20岁至50岁之间的女性。遗传因素、HPV病毒感染等都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定期的宫颈癌筛查,如宫颈抹片和HPV病毒检查,可以帮助女性早期发现宫颈癌。 3. 肺癌 虽然肺癌在男性中更常见,但在女性中也很常见,并且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中呈上升趋势。吸烟和环境因素是导致女性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4.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同样也是女性癌症发病率上升的一大原因之一。
临床上发现,特别是在40岁以后,女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健康饮食规律、定期的身体检查等都可以帮助女性预防结直肠癌。 总结:男性和女性的最高发癌症都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外,长期饮食不良、吸烟、过度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会增加癌症的危险。为了预防癌症,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加强锻炼。此外,定期的身体检查和体格检查也对预防和早期发现癌症非常重要。大家有相关问题可以评论区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