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转移到骨头,以及癌症骨转移有什么症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受益于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的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同时,肿瘤发生骨转移的病例越来越多。尤其是肺癌、乳腺癌、肾癌等。据统计晚期乳腺癌的的骨转移率达到70%。
已经转移了,属于肿瘤晚期,还有必要手术吗?这是不仅是很多患者和家属的疑问,部分肿瘤内科医生或专科医生也有相应的疑问。在很多患者或内科医生眼中,手术是创伤很大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手术。其实这也是对手术的一种误解。是否做手术,最重要的衡量目标是患者是否能够获益,同时如何是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效果,也是选择手术方式的重要参考依据。
骨转移后,手术的目的是什么?
有时是治愈,有时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骨转移后还可以治愈吗?
转移癌分很多种,一些恶性程度较低的寡转移灶,如单发的乳腺癌或甲状腺转移,内科治疗后疾病稳定,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后,患者改变带瘤生存的状态,从而“无瘤一身轻”,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上都能使患者获益,部分患者确实能够不再受到肿瘤的困扰,获得长期生存。
手术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吗?
对于多数晚期肿瘤来讲,不论是内科治疗还是外科治疗,最终的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当骨转移带来严重疼痛,服用最强的止痛药如吗啡等都效果不佳时;当骨转移导致骨质破坏,肢体不能承重,濒临或已经发生病理骨折时;当骨转移发生于椎体,导致椎体不稳,疼痛严重或压迫脊髓/神经根,导致截瘫或濒临截瘫时;这些时候也是内科医生束手无策的时候,也是肿瘤患者最绝望的时候,适时咨询骨肿瘤科医生,通过手术切除或灭活肿瘤,加固即将或已经断裂的骨头,解除肿瘤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加强脊柱稳定性,从而使患者“脱离痛海”,避免截瘫或大小便失禁,从新获得活动自由,从而实现生活自理,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同时也给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创造机会,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局面。
手术创伤很大吗?
根据手术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微创手术可以在局麻下进行,当天下地,如脊柱或髋臼部位转移癌的骨水泥成形术,通过骨水泥凝固后的支撑,止痛效果立竿见影。对于开放性的手术,多数可以两周内拆线,逐步恢复功能。病人对手术的恐惧主要来源于术后的疼痛,随着麻醉技术的进展,术后止痛药物和止痛泵的应用,多数患者可以相对轻松的度过手术后的疼痛期。当然,手术还有其他的一些风险,术前医生和患者需要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骨转移是许多肿瘤患者及家属最怕听到的消息,一旦查出骨转移,是否就意味着病人已“无药可医”、只能“坐以待毙”了呢?
近十多年来,许多学科在骨转移瘤的发生机理、防治方法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研究。比如,临床上就乳腺癌患者虽然发生了骨转移,但接受恰当的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期。其实,骨转移并非都是肿瘤晚期。
误区一:肿瘤晚期都会骨转移
骨转移就是肿瘤细胞通过某种方式扩散到骨头处。人们往往认为肿瘤到了晚期就会发生骨转移。不是所有的肿瘤晚期都会发生骨转移,关键要看是什么肿瘤。
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虽然其骨转移的发生率高,但也不是所有的这几类肿瘤患者都会发生骨转移。而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肝癌等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则不高。
误区二:骨转移都是肿瘤晚期
同样,人们往往认为骨转移就是表示肿瘤进入晚期,已经无药可医、生存时间只能以天来计算。骨转移并非都是晚期,肺癌如果发生骨转移一般肯定是晚期,而乳腺癌如果发生骨转移则并非晚期,患者甚至可生存好几年。
误区三:骨转移一发生就开始骨痛
并非骨转移一开始就会出现骨痛,骨转移到后期基本都会出现剧烈骨痛,但是,骨转移的早期并非都表现为疼痛。临床上,有些人是因为骨疼才发现骨转移,有些人则是没有骨痛,但因为骨折就诊才发现骨转移。
治疗确诊骨转移应及时
骨转移除了疼痛外,还可能出现功能障碍、病理性的骨折、高钙血症等一系列骨骼并发症,脊椎转移还可发生脊髓压迫以至截瘫。骨转移患者应该在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姑息治疗,以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积极预防骨折和瘫痪。因为一旦骨转移患者发生瘫痪,寿命就大大缩短。
目前有许多骨转移瘤患者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放弃了治疗。其实对于骨转移瘤患者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有效干预的,包括局部外科手术切除,以及放射性药物锶89(有效止疼和抑制肿瘤进展超过80%)和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等等。
癌症,可以说是对人类生命威胁最严重的疾病,它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癌细胞本身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复发性,还在于它极强的扩散本能。在临床上,还没有扩散的早期癌症,和癌细胞已经发生扩散转移的中晚期癌症,治疗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而在癌细胞的各种转移方式中,骨转移是最为可怕的一种,骨转移也称“骨转”,“骨髓转移”,一旦癌症患者出现类似症状,无论是对生命,还是对患者的家庭,都是一个严峻的抉择和苦难的考验。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真实的病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做黄建的40岁中年人,2017年,因为长期的饮食不规律与慢性胃病的影响,黄建被查出了胃癌晚期。
刚开始,医生给黄建实施胃部切除手术,将黄建的整个胃部切下,虽然丧失了自理能力,但好在挽回了一条生命。余下的日子里,黄建的妻子只能一边安慰丈夫,一边照顾他和家庭,愁云从未散去。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现状,也没有维持多久,噩耗接踵而至,2018年,黄建被查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骨髓和腰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骨转移。当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注定无法挽回,果然,即使在家人,医生,媒体的重度关注下,2018年2月27日,黄建还是撒手人寰,悲痛离世。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很多癌症家庭中,见证了人生离死别的痛苦,也的确很令人扼腕而叹。但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到,原本的黄建在切除胃部以后,虽然病重,然仍能保留生命,为什么出现骨转移以后,却不治而亡?骨转移对癌症患者的威胁可想而知。
骨转移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骨转移相比于其他的癌细胞扩散,有着更加严峻的意义,意味着患者的癌症病情已经到了几乎无法治疗,无法挽回的地步。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个原因:骨转移的癌细胞无法根除
想要治疗癌症患者,首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用药和化疗手段清除癌细胞,延缓癌友的生命。
但是,一旦癌细胞通过身体代谢进入骨骼,关节,骨髓一类的位置,寻常的药物和化疗方法并不能对它们产生效果,就好比癌细胞缩进了“龟壳”一样,油盐不进,癌细胞在其中持续扩散恶化,自然对生命也是极大的威胁。
第二个原因:骨转移引发严重并发症
要知道,癌细胞扩散只是过程,真正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的,是扩散后对身体组织器官的一系列威胁和变化。
而骨转移所引起的并发症状最为严重,癌细胞在进入骨骼和骨髓以后,会持续扩张,然后破坏原有的骨骼结构,例如颈椎,脊髓这些关键的骨骼部位会变得无比脆弱,继而引发例如病理性骨骼,高血钙症等疾病。
不仅如此,骨转移还会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症状——截瘫,一旦发生高位截瘫,骨骼对密集的神经压迫,损坏神经造成大脑损伤,死亡的风险也会更高。
而根据临床统计,不仅有黄建罹患的癌症,例如肺癌,乳癌,前列腺癌等,都有出现骨转移的风险,肺癌骨转移的存活期最短,大约在6到8个月之间,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存活期在53个月左右,虽然存活期各不相同,但是出现骨转移以后,无一例外的预示癌症已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恶化,总体预后非常的不乐观。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出现骨转移以后,就一定“宣告死刑”,疾病虽然是客观的,但人的行为却是主观的,当癌症恶化以后出现骨转移,并不代表就没有针对的治疗方法。
出现骨转移后,应该如何应对?到底应不应该继续治疗?
方法一:手术。虽然骨转移的情况,预示着癌症发展非常恶劣,但不同的骨转移症状,轻重程度也不同。
如果属于单发骨转移病灶,例如相对轻微的腰椎转移,可以通过手术进行调整,预防例如病理性骨骼炎等严重并发症等,能够起到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二:止痛。在癌细胞骨转移以后,癌痛感会变得很强烈,止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止疼药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痛苦,也能一定程度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降低骨转移并发症的危险性。
方法三:局部放疗或试验新型治疗方法
就目前而言,普通的放疗化疗方法,很难针对进入骨骼系统的癌细胞,但是医疗是不断发展的,一些新型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方法,或许能够产生治疗帮助。
至于是否选择继续治疗,想必各位心中也有了答案,针对早期的骨转移症状,仍然要保留治疗的希望。
如果是癌细胞骨转移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治疗的选择性握在各位自己手里,可以选择安稳度过剩下的时光,也可以积极尝试新兴治疗方法,博得一线生机。生命是自己的,只能由自己来做主。
参考资料:
[1]王顺官, 王苏, 廖万清.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41例疗效观察[J]. 癌症, 1999(S1):1.
[2]宋斌斌, 田野. 乳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及放疗疗效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7):3.
[3]李琦, 王智勇, 乔保平,等.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2):3.
[4]廖资渊. 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研究[D]. 福建医科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