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水肿多久死亡,以及癌症晚期腹水腹胀怎么办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新发肺癌患者约为78.7万,每年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数高达63.1万,这些处于生命倒计时的癌症患者,都无法逃开“如何活下去”的话题。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笼统包括气管和肺脏,主要功能是气体交换,实现体内与体外气体的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换气功能——在肺泡周围有很多丰富的小毛细血管,把通过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在这里进入小毛细血管、进入心脏运送到全身,从心脏收集到的静脉血、富含二氧化碳的血在这里交换,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当身体过热时肺部的通风还有助于身体降温,每天大概有300克的水通过肺内外呼吸道的蒸发,排出大约7%的身体热量,当肺部处于通风状态时,将空气加热到低于体温,会损失3%的体温。
肺癌、肺脓肿、肺结核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肺病,这些疾病会导致一些对生命有影响的体征出现。
肺癌是我国癌症发病率居高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在报道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中男性癌症病人当中肺癌占据首位。
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1995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肺癌,女性患肺癌的发生率尤其有上升的趋势。
肺癌的早、中、晚期,患者的表现症状
临床将肺癌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早期、中期、晚期是患者常用的说法。
【肺癌早期】
咳嗽、咯血、血痰、胸痛、发热、鼻出血、声音改变、呼吸困难等是肺癌患者早期临床表现特征。
【肺癌中期】
声音嘶哑、面部水肿、颈部水肿、胸腔积液、气促、胸痛、咳血、恶心、呕吐等是肺癌患者中期表现特征。
【肺癌晚期】
咳嗽、咳血、呼吸不顺、呼吸困难、面部水肿、上肢水肿、肢体抽搐、视物模糊、皮肤发黑、喝水呛咳等是肺癌患者晚期表现特征。
肺癌分为原发性肺癌和继发性肺癌,有什么区别?
原发性肺癌:原发性肺癌是开始于肺部的癌症,通常简称为“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类癌,以及其他较少见的肺癌类型均为原发性肺癌。
继发性肺癌:肺部肿瘤从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被称为继发性肺癌,例如起源于乳房并扩散到肺部的癌症就属于继发性肺癌,形成肺肿瘤的是癌性乳腺细胞,而不是癌性肺细胞。
肺癌晚期,患者会经历什么?
首先,肺癌患者会感觉到无法正常喘息,出现胸闷无力,每天处于缺氧状态下,正常呼吸都非常艰难。
其次,患者无法做到正常咳痰,也无法阻挡细菌和病毒入侵,缓和了病菌的痰液会堆积在喉咙处,更容易引发感染,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排痰才可以预防感染持续加重。
最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特征,如身体逐渐消瘦,不停咳嗽,甚至咳出血痰,处于肺癌终末期阶段,还有可能出现其他部位的转移,脑转移患者会表现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当中的多项器官功能逐渐衰竭致患者死亡。
肺癌晚期能活多久?
晚期肺癌患者通过有效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活到5年,甚至10年以上,要根据具体病理类型来细分。
小细胞肺癌晚期会发生骨转移以及脑转移,通过手术切除并辅助化疗,28~50%的患者有希望生存至术后5年。
肺癌一般晚期可以活6-12个月,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也可生存至5年左右,一旦发生扩散,基本上只能存活半年左右。
Ⅰ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早阶段: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在80%以上,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也有大约60%。
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经过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大约可以达到40-50%。
Ⅲ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的五年生存也能达到30%左右。
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只能进行姑息治疗,五年生存率也仅为2%左右。
在很多晚期癌症患者中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水、黄疸、发热等症状,特别是发生腹水时,患者自我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家属应高度警惕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医。今天跟随王药师一起分享肿瘤患者居家治疗时应如何应对腹水?
什么是“腹水”?
“腹水”是一种病症,很多消化道癌和妇科肿瘤的患者并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癌症并发症——腹水。少量液体在人体腹腔内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但是当腹腔内这种液体超过200毫升时常称为“腹水”,“腹水难收”就像洪水猛兽,让病情恶化,难于控制。
为什么用“腹水难收”来这样形容恶性程度,其实这是因为恶性腹水会使人腹腔里面产生高腹压和内环境紊乱,病人常常感觉呼吸困难、肠道梗阻、纳差、乏力、尿少、血压降低等。腹水产生的原因,常常是因为很多疾病并发,例如肝癌、腹膜病、营养障碍、恶性肿瘤发生腹膜转移、卵巢癌、结缔组织疾病等。
怎么监测“腹水”?
“腹胀”是恶性肿瘤相关性腹水最常见的症状。可以分度监测腹水,比如轻度表现为腹部有隆起、平卧时会略微高于胸部,腹软以及轻度腹胀感;而中度常常表现出腹部隆起、平卧时则会明显高于胸部,腹胀明显,已经影响到患者的进食;重度则表现为整个腹部明显隆起,像一个球形,压一下感觉到硬而不适。
当患者体内有>3000毫升以上的大量腹水时,病人两侧胁腹膨出,就像青蛙腹,检查时有液波震颤,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及不同的伴随症状(比如伴有发热、黄疸、贫血、肝脾脏肿大、心力衰竭等)。患者及家属每日及时监测腹围、体重变化,然后记录下来供医生参考。
哪些肿瘤会引发腹水?
王药师这里列举一些引发腹水的常见肿瘤,比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肝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这些腹腔内原发肿瘤;其次,继发腹腔部,同时有广泛性发生腹膜种植、腹膜转移、和腹膜播散的肿瘤;再者,腹腔外肿瘤转移和浸润,比如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发生腹腔转移或浸润等;另外还有因为恶性肿瘤高消耗而间接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患者因原发性腹膜炎等也会引发恶性腹水,而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
上述肿瘤患者出现腹胀症状明显时,尤其是患者腹围突然增加、腹胀症状突然加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复查。中等量以上的腹水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给予螺内酯、呋塞米或氢氯噻嗪等利尿治疗。如果利尿药、营养支持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开展“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临床上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全身化疗、生物反应调节剂、分子靶向药物、放射疗法等可作为抗肿瘤治疗方案。
王药师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管理。
第一、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避免引流管折叠,不要被外物压迫、扭曲、牵拉引流管,还要注意防止引流管的意外脱出或移位;
第二、患者可以定期对引流管挤压,使引流管保持通畅;
第三、定期对穿刺部位消毒、换药,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更换引流袋;
第四、每天对引流袋的液量及颜色做记录;
第五、液量和颜色性状发生变化时,要重视,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如果引流袋量突然减少时,也应检查引流管是否脱出。
最后,对腹水患者,饮食一定要注意限水限钠,建议避免腹内压骤增的活动,休息可以采用平卧、半卧位,放腹水期间要注意出入量、避免感染的护理。目前没有特效药可治疗腹水,家属和陪护人员多关心安慰病人。
肝癌、胰腺癌的患者发生腹水和黄疸时,常常意味着病情恶化非常严重,对黄疸的患者每日定时观察巩膜、皮肤、尿液及大便颜色,您想知道黄疸的健康护理知识吗?欢迎留言,关注我,关注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