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人可以喝纯牛奶吗?,以及癌症病人能喝酒吗后果是什么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首先就明确癌症患者是可以喝牛奶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那么一些谣言,说牛奶致癌,说肿瘤是通过摄取机体营养来生长的,说吃得越营养肿瘤长得越快,这都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的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简单的饮食都异常困难,那么一些富含营养成分较多的流体食物是非常适合这些患者的,牛奶就是这样一种食物,牛奶中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内免疫细胞进行机体修复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物质况且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消化机体大量的能量,如果想要通过不摄入营养来饿死肿瘤细胞是完全不靠谱的想法,如果这样做了,不但肿瘤细胞不会停止生长,机体本身也会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出现更加严重的情况。另外如果患者乳糖不耐,那就另当别论,但是也可以摄于一些其他的有营养的成分,比如鸡蛋等,患者的饮食应该注重少食多餐,营养均衡。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饮酒一直被视为是“健康杀手”之一,但危害性究竟如何,并没有特别清晰的量化数据。今日科技部官网上刊发的一篇文章,则明确指出,酒精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
不少网友调侃称“贵州茅台明日跌停”“利好矿泉水”。
文章援引了知名医学刊物《柳叶刀肿瘤学》的一项研究,称排除了其他致癌因素,如吸烟、肥胖和性传播疾病后,研究人员得出了酒精致癌的结论。
文章进一步解释称,酒精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酒精消费量的增加,癌症数量将进一步上升。饮酒可通过多种方式导致癌症,最主要的是破坏DNA。虽然DNA需要发生关键数量的突变才可能导致癌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DNA的损害会逐渐累积。
经过查证,该报告由The 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学》)发布,是关于全球癌症的负担报告。报告显示,在2020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具有因果关系。
在纳入胃癌、胰腺癌的病例后,饮酒相关的新增癌症病例数增加到81万。
在这些与酒精相关的癌症中,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占比最多,分别为19万例、15万例和10万例。
本次报告将这74万个病例的酒精暴露量分为三个等级:
1.适度饮酒:酒精摄入量<20g(约2杯)每天
2.风险饮酒:酒精摄入量在20-60g(约2-6杯)每天
3.大量饮酒:酒精摄入量>60g(约6杯)每天
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人群,与究竟相关的癌症发病风险较其他地区更高。
研究人员认为,中国之所以位列喝酒致癌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是由于东亚人群中乙醛脱氢酶突变等位基因的频率更高。
据悉,乙醛脱氢酶(ALDH)是乙醇代谢通路的关键酶之一。而携带突变基因(ALDH*2)的人,饮酒乙醛代谢减慢,并在体内累计,从而引起脸红、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不良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喝酒上头”。据统计,28%-45%的东亚人群是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此外,究竟还会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改变激素调节稳态(如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酒精本身还能成为其他致癌物的溶剂。种种原因叠加,酒精成了最危险的致癌物之一。
众所周知,中国酒桌文化盛行,社交场合喝酒,被认为是一种“利益的结盟和对权力的效忠”。
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可谓是酒桌文化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在科技部刊文后是否会对股价产生影响?一切要等市场后续反应。
首先就明确癌症患者是可以喝牛奶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那么一些谣言,说牛奶致癌,说肿瘤是通过摄取机体营养来生长的,说吃得越营养肿瘤长得越快,这都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的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简单的饮食都异常困难,那么一些富含营养成分较多的流体食物是非常适合这些患者的,牛奶就是这样一种食物,牛奶中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内免疫细胞进行机体修复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物质况且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消化机体大量的能量,如果想要通过不摄入营养来饿死肿瘤细胞是完全不靠谱的想法,如果这样做了,不但肿瘤细胞不会停止生长,机体本身也会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出现更加严重的情况。另外如果患者乳糖不耐,那就另当别论,但是也可以摄于一些其他的有营养的成分,比如鸡蛋等,患者的饮食应该注重少食多餐,营养均衡。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饮酒一直被视为是“健康杀手”之一,但危害性究竟如何,并没有特别清晰的量化数据。今日科技部官网上刊发的一篇文章,则明确指出,酒精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
不少网友调侃称“贵州茅台明日跌停”“利好矿泉水”。
文章援引了知名医学刊物《柳叶刀肿瘤学》的一项研究,称排除了其他致癌因素,如吸烟、肥胖和性传播疾病后,研究人员得出了酒精致癌的结论。
文章进一步解释称,酒精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酒精消费量的增加,癌症数量将进一步上升。饮酒可通过多种方式导致癌症,最主要的是破坏DNA。虽然DNA需要发生关键数量的突变才可能导致癌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DNA的损害会逐渐累积。
经过查证,该报告由The 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学》)发布,是关于全球癌症的负担报告。报告显示,在2020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具有因果关系。
在纳入胃癌、胰腺癌的病例后,饮酒相关的新增癌症病例数增加到81万。
在这些与酒精相关的癌症中,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占比最多,分别为19万例、15万例和10万例。
本次报告将这74万个病例的酒精暴露量分为三个等级:
1.适度饮酒:酒精摄入量<20g(约2杯)每天
2.风险饮酒:酒精摄入量在20-60g(约2-6杯)每天
3.大量饮酒:酒精摄入量>60g(约6杯)每天
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人群,与究竟相关的癌症发病风险较其他地区更高。
研究人员认为,中国之所以位列喝酒致癌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是由于东亚人群中乙醛脱氢酶突变等位基因的频率更高。
据悉,乙醛脱氢酶(ALDH)是乙醇代谢通路的关键酶之一。而携带突变基因(ALDH*2)的人,饮酒乙醛代谢减慢,并在体内累计,从而引起脸红、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不良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喝酒上头”。据统计,28%-45%的东亚人群是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此外,究竟还会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改变激素调节稳态(如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酒精本身还能成为其他致癌物的溶剂。种种原因叠加,酒精成了最危险的致癌物之一。
众所周知,中国酒桌文化盛行,社交场合喝酒,被认为是一种“利益的结盟和对权力的效忠”。
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可谓是酒桌文化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在科技部刊文后是否会对股价产生影响?一切要等市场后续反应。
天天喝二两白酒,结果把自己折腾出了肝癌。老江是个实打实的饮酒爱好者,每天吃饭都喜欢小酌几杯,一天喝上二两白酒,美其名曰养生保健,这样一喝就喝了二十多年。最近几天老江总有些不舒服,经常会出现肚子痛的情况。
老伴说什么也不让老江喝酒了,拉着他急忙到医院检查。经彩超检查,发现肝脏有占位,甲胎蛋白也升高了,医生诊断有可能是肝癌。
“看你喝酒都喝成什么样了!”老伴看着检查结果埋怨道。
“天天喝酒的人那么多,怎么就不见他们得了癌症!”老江嘴上还有点倔,心里也有些怀疑,难道自己的癌症真的和喝酒有关吗?
那些天天喝酒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2018年,美国哈佛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Lancet》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全球疾病负担的研究,该研究是基于120000人次的跟踪调研后得出喝酒与患癌之间的关系。
参与调研的患者平均年龄69岁,研究人员将这些参与者平均分为健康人组和癌症患者组,以23克的酒精作为一个单位计算参与者每天的酒精摄入量,换句话说,参与者每天喝1瓶啤酒或者四分之一的红酒。
调研结果显示,每天喝一瓶啤酒,喝10年,患癌的风险总体会高5%;此外,喝酒的时间越长、量越多,患癌的风险也将越高。比如,坚持喝10年酒,食管癌的风险会上升44%,喉癌的风险则上升23%。
酒精和癌症之间为何存在密切关系?这要从酒精导致癌症的原理说起。
酒精是如何导致癌症的?很多人都知道喝酒会致癌,但究竟酒精是如何致癌的,很多人却不清楚。
其实,酒精并不是致癌物,真正会引起基因突变的是酒精进入体内之后代谢产生的物质——乙醛。
酒精进入体内后,代谢生成乙醛,继而代谢成乙酸排出体外,其中的乙醛即为致癌物,它能够致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乙醛能够直接与DNA相结合,导致DNA突变,甚至会致使染色体变异;第二,乙醛能够导致体内的正常细胞死亡,诱发慢性炎症,增加癌变的概率,因此,世卫组织将乙醛列入一级致癌物的名单中。
喝酒致癌的根本原因找到了,你还敢喝吗?很多时候,癌症往往是不经意间就出现的。
《人民日报》:饮酒后出现1症状,可能是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显示淋巴瘤最典型的症状是淋巴结肿大,大部分淋巴瘤患者都是无意间摸到淋巴结肿大,检查后就确诊的。此外,淋巴瘤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痒等症状。
然而,酒精疼痛也是淋巴瘤的一种症状,这个信号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有数据显示,大约四分之一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喝完酒15分钟左右身体会出现疼痛,尤其是淋巴结部位疼痛,这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信号,最好能够尽快到医院进行X光检查,有必要的话还需进行活体检测。
尽管知道喝酒对身体无益,但生活中常有无法拒绝的酒局,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做呢?
如何喝酒最安全、最科学?喝酒有害健康,我们并不鼓励喝酒,如果实属无奈,也应做好以下几点,做到尽可能安全、科学地喝酒。
选择正确的时间,每次喝酒要有间隔:如果一定要喝酒,最好在每天下午2点之后再喝,因为上午胃部的酒精脱氢酶浓度比较低,分解酒精能力下降,对肝脏等器官影响比较大。空腹状态下、感冒时、情绪激动时也不宜喝酒。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每次连续喝,每次喝酒要有间隔,至少间隔3天以上,让身体得到有效恢复。
把握好喝酒的量:肝脏每天能够代谢的酒精约为体重每公斤1克,因此,一个120斤重的成年人,每天酒精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0克以下,比如,60度的白酒,不要喝超过50毫升,威士忌则不要超过250毫升。
注意酒精的温度:白酒烫热之后,可以将甲醇等物质挥发掉一部分,啤酒则适合稍微冷藏之后再喝,香槟适合在10℃左右饮用,而甜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是在20℃左右。
选择合适的下酒菜减少酒精的伤害:空腹喝酒伤害很大,喝酒时,挑选一些下酒菜,不仅能够减少酒精的伤害,还能增加口福,而最佳的下酒菜是豆类、蛋类、蔬菜、瘦肉等维生素和蛋白高的食物。
做好以上几点,可以有效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但最科学、理智的做法是——拒绝酒精。
参考资料:
[1]《东亚人喝酒更致癌?日本研究了12万人大数据得出结论》.医学界肿瘤频道.2020-03-03
[2]《全球每年有 80 万因喝酒致癌的患者,可酒精是怎么引起癌症的?》.丁香园.2017-12-05
[3]《警惕!酒后有1个症状可能是癌》.生命时报.2017-04-03
[4]《怎么喝酒才最科学最安全?这“六个最佳”你一定要知道》.中国新闻网.2018-02-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