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有关癌症的宣传内容)

2023-11-09 09:41:20
骨肿瘤最新治疗方法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有关癌症的宣传内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有关癌症的宣传内容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人人都有癌细胞,为什么有人不患癌?其实癌细胞“害怕”这4件事

导语:一些人在体检的过程当中得知已经存在了癌症,这个时候脑海当中就会闪出一些惊奇或者是疑惑的念头,心想自己平时明明不吸烟也不饮酒,几乎没有任何的不良习惯,那么为何癌症还会找上自己呢?患上癌症的为何偏偏都是自己呢?

关于这个问题,复旦大学教师于娟由于乳腺癌而去世,而于娟老师曾经在患病期间于四季的博客当中写下这样的一段肺腑之言:第一我没有遗传问题,身体素质很好;第二我刚刚生完孩子,喂过了一年的母乳;第三乳腺癌患者绝大多数都是45岁以上的人群,而我只有31岁,为什么我会患上乳腺癌呢?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也都拥有着这样的共同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自己的身体明明很好,既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没有遗传因素,各方面都表现的很棒,但是偏偏就患上癌症。

而有一些人长时间吸烟饮酒,饮食和作息都不太规律,为什么这些人反而没有患上癌症呢?

还有一些人认为每一个人的身体当中都有癌细胞,那么为什么有一些人不患癌,有一些人就患上癌症了呢,今天就带大家一一了解清楚。

01

癌症的发生和什么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首先,遗传因素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控制机制,从而形成肿瘤。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中存在的致癌物质,如烟草、空气污染、化学品等,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02

为什么癌症难治愈?有这2点原因

病因复杂

癌症的病因非常复杂,不同类型的癌症可能有不同的病因。

而且癌症的病因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癌症的病因变得非常复杂。

治疗过程复杂

癌症的治疗过程也非常复杂,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但是这些治疗方式并不是万能的,对于不同类型的癌症,其治疗效果也是不同的。

而且癌症的治疗过程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免疫系统的抑制、恶心、呕吐等等。

03

人人都有癌细胞,为什么有人不患癌?

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显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1万个细胞,而身体也在时时刻刻进行新陈代谢活动,有的细胞凋亡,势必便会存在着全新的细胞生长。

死亡的细胞会被免疫系统快速得到清除,然后长出新的细胞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身体,每年大约会生长处100多亿个新细胞,也会容易生长出1~20个癌细胞,所以人人都有癌细胞,这样的说法确实是正确的。

细胞在不停的分裂与更新期间,身体里的DNA复制并有可能会出错,此时就会容易使细胞进行突变,而变异的细胞当中有部分称为是腺癌细胞。

但是在这里要提醒各位一点,即便是每一个人的身体当中都存在着癌细胞,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人们一定会得癌,在这其中免疫系统起到了非常关键且重要的效果。

免疫系统可以避免外来病原体入侵身体当中及时修复以及修正身体里的变异细胞,有可能会直接消灭身体里的变异细胞。

正常情况下,身体细胞数目低于10的5次方时,就可以被强大的免疫系统所抑制,如果癌细胞超出10~6~12次方,此时便超出了免疫系统的清除范围,增加癌症发生,而免疫系统是否强大也直接关系到身体是否会存在着癌症问题。

04

其实癌细胞“害怕”这4件事

“害怕”烟酒不沾

白细胞非常害怕烟酒不沾这个行为,在现如今的生活当中,之所以有一些人会存在着癌症问题,与平时烟酒不离身有关。

香烟与酒饮当中不仅含有着大量的有害物质,也含有着一定的致癌物,经常大量的吸烟与饮酒就会容易增加身体损伤。

比如香烟当中的致癌物会容易增加肺癌、口腔癌等问题发生,而酒精里的乙醛致癌物会容易增加肝癌、胰腺癌等问题发生。

“害怕”热爱运动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有着非常大的道理,如果平时老是久坐不动,那么就会容易逐渐降低体质,影响免疫力和抵抗力。

如果身体没有强大的免疫力,就无法有效对抗病原体入侵,身体当中再存在某一些癌细胞之后,病原体也会不断扩大,这个时候免疫系统无可奈何就有可能会增加癌症问题的发生。

而癌细胞是非常害怕人们热爱运动的,坚持运动和锻炼,可以有效增强免疫系统活性,帮助减少癌症出现。

“害怕”定期体检

癌细胞非常害怕人们每年进行定期体检,坚持健康体检可以有助于发现早期癌症,还可以有效预防癌症问题。

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所以定期体检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体检过程中,医生会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检查身体各部位的肿块、病变等,以及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医生会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从而及早发现癌症,提高治愈率。

“害怕”健康饮食

癌细胞最害怕人们长时间健康饮食,很多人都认为病从口入,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而这样的说法也具备着一定的科学依据。

长时间暴饮暴食,以及长时间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有可能会使身体获得一定的有害物质,长时间堆积在身体当中,便会成为癌症的“催化剂”,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比如长时间去吃烧烤食物,食物在烤制的过程当中会容易产生致癌物苯并芘,这个时候便会容易增加癌症的发生,所以如果大家能够健康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就可以有效增强免疫力,减少癌症出现。

05

医生分享3大抗癌食品,平时不妨常吃,一般人不告诉他

鱼类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和鳕鱼,被认为是抗癌的食物之一。这些脂肪酸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有助于降低癌症的风险。

番茄

番茄具有抗癌的特性主要归功于其中的一种化合物,即番茄红素,它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和损害。

自由基是一种具有氧化性的分子,可以导致DNA损伤和细胞突变,从而增加癌症的风险。

蓝莓

蓝莓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蓝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类黄酮、花青素和维生素C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防止DNA受损,从而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06

阅读延伸:晚期癌症还有治疗的必要吗?

虽然晚期癌症的治疗难度很大,但是仍然有必要进行治疗,治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延长患者的寿命,更重要的是为了缓解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治疗的方法可能不再是根治性的,但是可以通过化疗、放疗、手术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我国死亡率第三的癌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预防?

胃癌是我国第三大与死亡相关的癌症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超半数患者年龄介于40~64岁

本期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

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戴月娣

一、遗传因素

胃癌分为散发性胃癌、家族聚集性胃癌及遗传性胃癌,大多数胃癌为散发,其中5%~10%的胃癌患者有家族聚集现象,1%~3%的患者存在遗传倾向。

二、感染因素

(1)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会破坏保护胃黏膜的黏液层,使胃黏膜受到胃酸的消化、腐蚀,进而引发慢性胃炎、肠胃溃疡,长期不加以控制和治疗就会演变为胃癌。但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在所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当中,真正患上胃癌的人可能只有1%。使用药物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可使胃癌发生率降低38%。

(2)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B1在发霉的食品中最常见,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除了诱发肝癌,黄曲霉素还与胃癌、肾癌、乳腺癌、卵巢癌、直肠癌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有关。长期使用黄曲霉素,无疑是在吞服致命的毒药。

(3)细菌因素:胃酸分泌量减少,大量细菌繁殖或其他低酸情况导致细菌增殖,大量产生亚硝酸盐,也是导致胃癌的高发风险。

三、年龄因素

年龄为大于40岁的人群胃癌发病率增高。

胃癌多发在五十岁以上的人群,不过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四十岁以上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体检,以便及早发现胃癌及时接受治疗。

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可能患癌症,由于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会随着年龄而累积增加,年纪越大得癌症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四、区域因素

胃癌高发区,或在高发区生活过的人。胃癌发病率有一定的地域性,可能与当地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遗传相关。我国胃癌高发地区居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长时间食用腌制食品,如肉类腌制品、咸鱼、腌制蔬菜和海产品等。山东省临朐县、辽宁省庄河县、福建省长乐县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胃癌高发地区。

五、慢性病因素

既往有胃病史,特别是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或做过胃切除术等10年以上者。胃癌的发生一般要经历从慢性胃炎到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最后癌变的过程。此过程可能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

患者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慢性胃病的人群,胃癌发病率增高。

慢性胃炎或胃部分切除术后,胃酸分泌量减少,大量细菌繁殖或其他低酸情况导致细菌增殖,大量产生亚硝酸盐,也是导致胃癌的高发风险。

有不明原因的呕血、呕吐咖啡色物,且体重下降者。溃疡面出血或恶性肿瘤破溃所致的出血,都可表现为呕血或呕吐咖啡色物。胃溃疡也有一定几率恶变为胃癌。体重下降可能与肿瘤对机体的消耗相关。

原来反复有胃部泛酸、胃灼热等不适症状,现在症状消失者。泛酸、胃灼热可能是胃溃疡或肿瘤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遭到破坏所表现的症状。症状消失并不一定代表好转,症状突然变化时反倒要提高警惕,以免延误病情。

六、习惯因素

(1)饮食:胃癌高危因素还包括饮食不规律、爱吃红肉、高盐、肥胖、吸烟、大量饮酒,及食用腌制、含亚硝酸盐或黄曲霉素的食物等。

(2)吸烟:吸香烟及雪茄的男性与未吸烟者相比较,增加胃癌之相关危险率为2.16及2.29倍,而以前曾经吸烟者其危险率亦增加1.5倍,对女性而言是增加1.49倍及1.36倍,如果吸烟或雪茄的男性又伴有消化不良或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则引发之危险率升高到各约3.45倍及8.93倍。吸烟者又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将会更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3)饮酒:酒精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长期饮酒,很容易诱发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酒精会诱发胃组织细胞的基因突变,导致弥漫性胃癌。有研究发现,酗酒的男性(每天喝60g)比轻度饮酒者(每天只喝4.9g以下)更容易罹患胃癌。这是指男性而言,但对于女性则关系不大。至于酒的种类对于罹患胃癌的影响如何,研究发现只有啤酒有相关,葡萄酒及其他酒类都跟胃癌无关。

(4)熬夜:熬夜的危害是很大的,人体没有经过充分休息,身体各个部分的器官都会受到影响,长期熬夜还会让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各种疾病就会趁虚而入,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平均每2到3天就会更新一次,而这个过程一般是在夜间睡眠时间进行,如果是经常熬夜,让胃部得不到足够的休息,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就会变弱。

(5)运动:与不运动的参与者相比,每周骑行1~2小时的参与者死亡风险降低5%;每周骑行1.75~3.5小时的参与者死亡风险降低13%。这也就是说,只要参与者每周锻炼时长达到1.75~3.5小时,无论选择哪种运动,都能降低13%的死亡风险。

七、患过其他恶性肿瘤者

通常肿瘤是遗传基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过一旦罹患过其他恶性肿瘤,患胃癌的风险也会升高。例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有1%~13%的概率发生胃癌,同时伴有高发其他肿瘤的风险。再比如,抑癌基因P53缺失的人,有罹患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八、精神受刺激和抑郁的人

胃部是人体中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之一,长期处于紧张与压抑的情绪中,不仅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紊乱,更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导致胃酸过多,伤害胃黏膜,再引发慢性胃炎,潜藏胃癌发生因子。

紧张、压力、抑郁等心理社会因素,会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素分泌,促进胃酸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从而诱发胃黏膜损伤,甚至胃溃疡。胃黏膜的长期慢性损伤,恰恰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记者:魏天浩

编辑:高淑婷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