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关怀,以及癌症病人可以吃甲鱼炖鸡汤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我们明明知道,每个人在出生时就注定了死亡!
但对大家而言,死亡是最为忌讳、不愿探讨和面对的话题!
对于癌症晚期家属来说,即将面对亲人离世时,总是充满了悲伤和不愿放弃的心理。即便是已经病入膏肓、即将临终,大部分家属也仍在恳求医生:能不能救救他,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数据调查显示,与中国人来说,这一生辛苦攒下的积蓄,有60%以上都花费在了临终前的几个月。而与癌症患者和家属而言,不愿放弃生的希望、不愿和家人生离死别,更是想不遗余力的坚持治疗,哪怕是负债累累,哪怕是倾家荡产,然而这真的有意义吗?
癌症终末期受病情的影响,患者身体内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癌细胞扩散和转移,身体虚弱不堪,不但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就连保守放化疗产生的副作用,患者也基本到了难以承受的阶段。此时患者的生命品质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退化,治疗显然失去了意义!
即便是家属苦苦要求医生给患者进行无畏治疗、临终抢救,与患者而言也不过是加大了自身痛苦,甚至是加速了死亡过程。此阶段,临终关怀的意义就要比治疗重要的多!
既然如此,临终关怀到底是什么,是否就是放弃治疗呢?
从科学角度来看,所谓的临终关怀并不是让患者回家等死,而是已经走到无法治愈、生命即将终结的临终情况出现后,在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为患者提供更有尊严死亡的医疗护理。在中国台湾省,临终关怀也被称为“安宁疗护”!
通过医疗人员进行止痛、减轻痛苦的保守治疗、志愿者和家属的陪伴与护理,让患者更为安详、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但是临终关怀的内容,并不包括给病人造成痛苦的手术和没有意义的治疗!
其实,临床关怀与癌症终末期患者来说,是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的处理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更有尊严的离开。医疗专业人员的护理,远要比家属来的更加专业和科学。第二,就是临终关怀让患者在家属的陪伴下无遗憾的离开,同时也能给继续活下去的家属一些慰藉。
不过,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却并不是特别乐观!
首先,就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来说,无论是人力或设备其实都相当紧张,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是现状。而同时,每年虽然有大量的医学生毕业的,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却找不到合适工作。大量病人看病难、大量医生找工作难,说穿了不过是没有足够的医院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预见到,分给临终关怀的资源少之又少!
其次,与中国人来说,道德和亲情的观念非常重,就如上文中所说,无论是患者和家属都不愿意面对死亡降临。大部分患者家属宁可让患者在医院接受无畏的治疗,也不愿意让患者毫无希望的等待死亡,所以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实行难度也非常大!
在2015年,经济学人发布的死亡素质指数排行中,中国在80个国家中仅仅排名倒数第10!而我国数据统计也显示出了在临终关怀方面的资源短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我国因病离世的患者约有700万人,而临终关怀只能满足不到15%的需求!
除了提到的以上两点外,让临终关怀更难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两个字可以概括:贫穷!
癌症患者在经历了长期治疗后,普通家庭已经是负债累累、倾家荡产的状态,而临终关怀有缺乏医保报销,所以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因为费用问题也不得不放弃,等死是无奈又只能选择的路!
家人离世是我们无法接受和面对的,但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属,却不得不预见和面对结局。与家属而言,与其在患者死后痛苦不已,倒不如在患者活着时,尽自己所能给予其尊严和安慰。而即便有一天患者离自己远去,他们也依旧活在我们心中!
毕竟,人死亡只是从这世界上消失的第一步,只要他们还在你心中,你没有忘记。未来的日子中,也会化作心头的一种力量,鼓励你继续走下去。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向前迈进,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死亡作为人生旅途的终点,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受关注,当今社会,临终关怀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癌症都成为了当今威胁中国居民生命健康最大的因素。癌症病人一旦确诊,似乎就与死亡紧密联系起来癌,癌症晚期患者则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临终关怀的目的不在于治愈疾病,延长生命,它强调的是缓解患者的痛苦,让患者生活在如家的环境中,舒适、有尊严的过完生命中最后的阶段。临终关怀的具体措施包括:
1、注重心理关怀
癌症晚期的患者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心理状态及其复杂,病痛的折磨以及死亡的恐惧,使他们失去自信自尊。他们从获知病情到临终的心理反应首先是对疾病的否认怀疑,进而表现为愤怒,抱怨,接着是对疾病妥协,进而出现自卑忧郁,最终接受事实变得平静安然。这些情绪不但无助于机体调动自身能动性与疾病作斗争,反而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要及时了解病人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医务人员应该主动接近病人,用细致周到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去关怀体贴病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予足够的尊重与爱护。查看病人时通过谈心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解除病人的烦恼。通过暗示等心理疗法,缓解病人的的恐惧心理。真诚对待病人,多支持多陪伴,使患者的心理情感得到最大的安慰。
2、做好医护支持治疗
癌症发展至晚期,我们应当意识到进一步的治疗是无效的,治疗的重点应转移到缓解症状和减轻痛苦,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世界上约有三百五十万人在癌症疼痛的折磨中艰难度日,严重影响患者的质量和生存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癌症疼痛的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控制疼痛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维护患者尊严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持续时间,依据WHO推荐的癌症镇痛三阶梯止痛法,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止痛方案。除此之外,在护理方面,应护理人员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预防褥疮发生,保护好切口、造瘘口、引流管等;对于使用呼吸辅助器械的病人应尊重病人意愿,做好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的相关护理,预防感染。同时要加强口腔护理眼部护理,经常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到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不孤单。
3、创造良好医疗环境
虽然是在医院,但临终关怀病房病应该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明亮,床单整洁干净。同时为肿瘤晚期患者家属增设陪护床,特别是临终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情况均属不可逆状态,患者家属往往有陪护的要求,让他们在弥留之际与亲人增加沟通的机会,使其心情愉快,心情舒畅,有利于医疗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应该创造良好的餐饮服务,尊重患者饮食习惯,经常变换食物花样,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于消化的饮食,并鼓励患者适当吃新鲜水果蔬菜。对于因病情不能进食的患者,必要时采取鼻饲或肠外营养,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总之临终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过程。临终关怀,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临终关怀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临终关怀临床实践服务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但是临终关怀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家属、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协调,全面地给患者以精神上、生活上的关怀,满足他们的最后愿望,帮助他们平静安宁的度过人生最后一刻。
文/护理中心 韩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