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抗癌22年经验,以及如何为癌症患者捐献头发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22岁时,香港歌手李明蔚确诊患上罕见的鼻咽腺样囊性癌,8年来反反复复没能痊愈。癌症几乎摧毁了她原本幸福美好的生活,使她口齿不清、半边脸瘫,而右耳只剩三成听力、右眼无法闭合。
去年,癌细胞更是扩散至李明蔚的肺、肝、肾等器官,她已经再也拿不起话筒,无法唱歌了。李明蔚坦白自己曾试过化疗、电疗和吃标靶药等治疗方式,但由于身体状况实在太差,所以疗程无法进行下去。
图片来源:网络
前段时间,她在社交平台拍片向外界募捐,希望可以筹钱做免疫细胞治疗。这是李明蔚最近了解到的一个新型治疗方式,但是高昂的费用让她望而却步。
李明蔚依旧渴望可以重新站上舞台,但现在的她连日常生活都有问题。肿瘤压住神经线,使其面瘫兼眼珠、眼皮无法移动,更使她声带瘫痪,影响其说话、进食。
鼻咽腺样囊性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在如此短时间内摧毁一个人的健全身体?
鼻咽腺样囊性癌腺样囊性癌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 是一类主要发生于大小涎腺的相对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虽然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生长速度慢,但具有高侵袭性,常通过骨质破坏、神经及血管浸润而发生局部扩散。
手术治疗目前被认为是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既往有小样本回顾性病例研究显示,术后放疗似乎可以降低局部复发。复发性或晚期肿瘤除做广泛切除外,术后可配合放射治疗。
因病例数实在过少,李明蔚提到的免疫细胞治疗目前还未有明确的应用前景。但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显示了确切的临床疗效,其中就包括免疫细胞治疗。
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的细胞免疫治疗,如TCR-T、CAR-T等对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黑色素瘤等有显著的疗效。目前,免疫治疗已在全球几十个国家获批,适应症涵盖胃癌、结直肠癌、头颈肿瘤、尿路上皮癌、淋巴瘤等十余种恶性肿瘤。
近年来,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经历了从广泛性杀伤到肿瘤特异性杀伤的个体化模式的转变。而在未来,随着对实体肿瘤高度异质性的深入认识,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有望更趋向于“精准化”。
生活对她太过残忍,但她却愿意用正能量去感染身边的人。虽然仍然未知前路如何,也不知道这个免疫细胞治疗对罕见的鼻咽腺样囊性癌是否起效,李明蔚始终坚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得了癌症,心态很重要在人们的印象中,得了癌症,生命好像进入倒计时,充满了绝望和恐惧。然而,专家表示,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如今,癌症已有了许多治疗方法,通过事前预防、精确治疗、术后康复等手段,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期,甚至还有治愈的希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教授袁凤兰认为,“癌症等于绝症”这种思维定式比癌症更可怕。很多患者认为一旦患上癌症,终日郁郁寡欢或病急乱投医,破坏了自身的免疫功能,最终导致死亡。其实,与末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比,绝大多数癌症的生存率要高得多。
就在昨天,李明蔚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公开了最新情况,文章里写道:第一个疗程完成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图源:网络
很多人对她抗癌8年的坚持所打动,也真诚的希望,她这次能抗癌成功。
其实,心态是最好的抗癌神器,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癌症摧毁你之前,你就已经放弃自己!
对于防癌抗癌,人们也能够通过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等预防某些癌症,如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戒烟降低肺癌的发病率等。除此之外,生活上规律作息,正常饮食,多吃新鲜果蔬,运动量力而行等好习惯也可以让我们尽量降低患癌风险。
参考资料:
[1]黄迪,龚畅,宋尔卫.从“个体化”到“精准化”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J].生命科学,2019,31(07):651-659.
[2]郭秀娟.三分治疗 七分心态 癌症并非不可治愈[J].晚晴,2018(02):102-1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在天寒地冻的吉林长春。几十个妈妈组了个微信群,她们都有着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不久前她们相约一起来到理发店,将长发剪掉,为的是给因化疗失去头发的肿瘤患儿们制作假发。
戳视频↓↓↓看这群爱心妈妈的故事
视频加载中...
一年间默默付出 发真情切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长春市牡丹街上的一家小理发店来了二十多个等待捐发的女士。她们大多是孩子的妈妈,来自一个叫“发自你、源于爱”的微信群。
理发师 刘健军: 这么多美女妈妈来捐头发,每一个头发都特别长,就是已经跟她们说明白了,如果要是给孩子捐一个编辫的头发,至少也得达到40厘米以上。
40厘米的长发,至少要留上三四年。担心自己不够捐发标准,大家先用尺子测量长度并拍下照片,得到理发师的认可就过来捐发。剪发是免费的,上海的一家假发公司为孩子们量身定制假发,也是免费的。由于化疗的孩子不能接触化纤材料的人造假发,去商店里购买用人发制成的假发,一顶则要好几千元。免费捐发,让一缕缕剪断的头发有了特别的温度。
捐发者唐春月的丈夫:挺好挺好的。刚一看有点不适应,也是一种变化吧。爱心本身也是一种美嘛。
捐发者 唐春月:刚刚我在剪头发的时候,坐在椅子上想象他们(患儿)梳着长发,特别开心的笑容的时候,我自己觉得值了。
微信群里大多数人之前互相不认识,因为捐发的事聚在一起,她们之间也成了朋友。
由吉林交通广播《好人帮》栏目发起“发自你、源于爱”捐发公益行动,从2018年6月开始至今,通过媒体的报道和网络传播,已累计有二百余名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捐出头发。
吉林交通广播《好人帮》栏目主持人 虹冰:这一年多的时间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和温暖,在吉大一院小儿肿瘤科和血液科,每年都有一百多个孩子有着重新扎上小辫的愿望,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为他们捐出秀发,给这些坚守的家庭以希望和力量。
“拥有头发的感觉真好”
做一顶孩子的假发,一般要两三个人捐发的发量。过去一年多,已经有近百个患肿瘤的孩子,免费获得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假发。那么,一顶假发,给患儿和家庭带去的是什么呢?
爱唱歌的美琪之前生病接受化疗,没了头发之后,就是戴着由爱心人士捐出的假发。
今年,美琪和双胞胎妹妹佳琪升入了小学。出院后的近一年时间,她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很好,自己的头发也长到了能梳起辫子的长度。
美琪的妈妈 胡月:(去年)头发没有了之后,她几乎也不怎么太出门,幼儿园也不去了。孩子得肿瘤这种病,一般人还是不太了解的,正常人怕传染。一看没有头发,即使很喜欢跟她一起玩,也会疏远她。
几个月的化疗期,孩子所经历的,是留在大人心中难以拔除的刺痛。但作为家长,更希望孩子记得只是美好的一面。
美琪:奶奶、阿姨、姐姐,把她们的长头发剪下来送给我。
美琪的妈妈 胡月:我觉得她心理成长一直都很好。受到别人的帮助,这个她会一直记得,我们也会一直记得,特别是收到别人送的假发的时候。
在吉大一院小儿肿瘤科,还有很多为走出阴霾坚持的家庭。3岁的大眼睛朵朵,同样是去年捐发行动中的受助者。元旦之前,再做一次白介素静脉滴注,朵朵长达一年多的治疗就全部结束了。
朵朵的妈妈 杨丹: 我有一次给她洗头发,我一摸有那种毛囊感觉了。我就仔细地看,我眼睛不太好使,就照着手机亮看。出现毛囊了,特别高兴,总去摸。哎呀,我姑娘快长头发了。等到一个多月以后,我姑娘就长出了一点头发,当时那个心情就觉得,我姑娘可以正式地出去了。可以让别人一看是个正常的孩子,我不说别人不会认为我家孩子有毛病。
对头发的格外在意,实际上是患儿家庭对误解与偏见的担忧,以及对外界平等相待的呼唤。而一顶假发,呵护的是孩子幼小的心灵。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肿瘤可护士长 章园:头发是可逆的。但是在这段时间,对她们来说,其实心理上是一个很难熬的很煎熬的一段时间。对未来未知和恐惧的时候,对她(患儿)来说也是一种打击。她们接受了这样的假发之后,我觉得对她们来说,重新又拾起了自己的自信和快乐。
几天前,又有一批假发制作完成,从上海寄到长春。十几个肿瘤科的小病友,拥有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假发。目前,在积极地治疗下,小儿肿瘤患者的存活率能达到75%左右。一顶饱含真情的假发,也许能给她们的人生留下一段温暖的记忆。
过去的一年多,无论是源源不断的捐发者、还是免费剪发的理发店以及免费制作的假发厂,大家都在为保持这一份温度,默默地坚持着、付出着。
每一条剪断的长发都是一束光
照进身处阴霾中的病患家庭
让饱受病痛和心理摧残的孩子
感受关爱与平等
是一顶假发真正的价值
(央视记者 万灵 李姜楠 孙建德 孙春雷 孙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