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的最新特效药(癌症特效药有哪些)

2023-11-10 05:35:42
骨肿瘤最新治疗方法 > 肿瘤治疗方法 > 治疗癌症的最新特效药(癌症特效药有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治疗癌症的最新特效药,以及癌症特效药有哪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全球新药前10:抗癌药占半数,哪款是你心中的“新药王”?上篇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医药领域迎来了突破性变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治疗、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分子靶向药物……各式新药层出不穷。曾让医生束手无策的绝症,甚至闻所未闻的罕见疾病,也在各式新药的攻势下,“威风不再”。
今天,妙手医生为您盘点21世纪以来诞生的10大重磅新药。它们中,有的一上市就收获百亿美元的市场;有的瞄准鲜为人知的罕见病,尽管市场不大,却为特殊人群带去希望;还有的与癌症“针锋相对”,同时向十几种癌症发起挑战。
无数人的身体,在这些新药的支撑下,重焕活力。

1、阿达木单抗(修美乐)

修美乐是艾伯维研发的一种重组人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为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全人源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单克隆抗体。其研发历程可追溯到1993年,由著名的化学药企业巴斯夫旗下的诺尔药业和英国剑桥抗体技术公司CAT利用噬菌体(一种微生物)技术研发而成。后该公司被雅培收购。
2013年艾伯维从雅培分拆而出,带走了修美乐。从此,修美乐归于艾伯维公司。
2002年,修美乐在美国成果获批,2003年开始在美销售。从此开启了其称霸全球之路。


目前,修美乐已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获批的适应症已达17个。全球范围内现有超过100万名患者正在使用修美乐治疗。截至2018年,修美乐累积销售额已经达到1159亿美元,被称为“药王”。艾伯维也凭此药成为全球药企中的巨头。


在中国,修美乐于2010年首次获批上市,目前已获批5个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重度活动性成人克罗恩病。另外,修美乐治疗非感染性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的适应症已被纳入中国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

2、来那度胺(瑞复美)


在癌症中,有一种最令人害怕。它与淋巴癌一样,因遍地全身,而让人“闻风丧胆”。它,就是血液癌
如今,大众听到这类癌症,仍然会心生畏惧。但不同的是,这种癌症目前并非无解,它碰到了新的对手——瑞复美


瑞复美是百时美施贵宝(BMS)旗下新基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免疫调节药物,主要用于血液癌症的治疗。


它能靶向炎症介导因子TNF-α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刺激T细胞活化,从而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2005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上市,主要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瑞复美在美国又被拓展到了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或边缘区淋巴瘤等多种适应症。


上市以来,瑞复美销售额一直呈增长趋势,其在欧盟和美国独有专利将在2024年到期。在国内,瑞复美于2013年首次在获批上市,目前已获批两项针对成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适应症,其化合物专利也已在2017年到期,但其适应症专利保护期可到2023年,国内竞品双鹭药业的立生和正大天晴的安显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获批上市,并在国外多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百济神州在2017年通过与新基达成合作获得了瑞复美在中国的独家经销权,并在开发瑞复美包括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或难治性惰性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或边缘区淋巴瘤)等在内的其他适应症。
其中,针对复发或难治性惰性淋巴瘤的上市申请已于2019年12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3、阿哌沙班(艾乐妥)


艾乐妥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和辉瑞联合研发的一种可逆的、高选择性直接Xa因子抑制剂,属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其最常用的场景就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简称VTE,属于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每年全球大概有1000万例VTE,其多发生在骨科手术、大型妇产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神经外科等手术中。


抗凝治疗是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艾乐妥凝血因子Xa是一个维生素K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其占据了凝血瀑布反应中的中心位置,可以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直接抑制凝血因子Xa,阻断凝血级联过程中凝血酶原转化成凝血酶,从而达到抗凝的作用。


静脉血栓栓塞症,简称VTE,属于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每年全球大概有1000万例VTE。艾乐妥是全球最畅销的抗凝血药物。目前,在诸多重大疾病中,抗凝药物都是降低患者并发症及风险的关键药物,如髋关节或膝关节择期置换术、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领域,卒中、房颤等疾病的抗凝血。


2011年5月,艾乐妥首次在欧盟获批上市。2012年12,艾乐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在中国,艾乐妥则上市于2013年,并在2017年被纳入医保目录。

4、阿立哌唑(艾力雅)


成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严重影响视力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损害患者视力。全世界范围内,有数亿糖尿病患者受此困扰。


艾力雅就是攻克此类疾病的代表性药物。它是全球首个完全人源化的融合蛋白,一种可与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使血管通透性增加)、PlGF(胎盘生长因子,对滋养层细胞功能有自分泌作用和对血管生长有旁分泌作用的蛋白)结合的可溶性诱饵受体,可抑制内源性VEGF受体与VEGF-A和PlGF的结合和激活,从而治疗成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时,艾力雅的推荐剂量为2mg,初始5个月连续每月注射一次,然后每两个月(8周)进行检查并注射一次。患者治疗12个月后,可根据视力、解剖学结果延长治疗间隔。


艾力雅已有五个适应症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损害:包括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湿性AMD),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包括BRVO和CRVO)、以及病理性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NV)引发的视力损害。
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量已超过1600万支。

5、阿维尼(吉利德)


哈维尼是吉利德公司研发的抗丙肝病毒(HCV)鸡尾酒疗法,此药为非结构5A蛋白(NS5A)抑制剂ledipasvir和RNA聚合酶抑制剂sofobubvir(Sovaldi)的复方,完全口服,每日只需服用1片。


哈维尼完全消除了利巴韦林(RBV,一种抗病毒药物)和注射药物干扰素,提供了一种不受威胁、简单、耐受性良好、五年生存率高达满分的治疗方案,极大简化了基因型1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大幅提高患者病愈的可能性,服用哈维尼8-12周的患者丙肝治愈率高达95%以上。


2014年,哈维尼在美国上市,成为丙肝临床治疗的金标准,随之开始在全球使用,成为丙肝患者的福星。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本文仅介绍5款药物,后续明日将为大家呈现。

参考来源:AbbVie Receives European Commission Approval of VENCLYXTO® Combination Regimen for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Untreate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两位专家:这一抗癌“神药”要来中国,将是晚期癌症病人的新希望

2018年8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正式公布48个被纳入临床急需新药名单(以下简称“名单”)的境外已上市药品(征求意见稿),几年前“治愈”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赫然在列。 PD-1抑制剂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代表类药物,而帕博利珠单抗是PD-1抑制剂的代表药物。2015年卡特总统宣布患有恶性黑色素瘤,而且还发生了脑转移,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卡特总统于6个月后“神奇”宣布,肿瘤已经全部“消失”了。

图文无关,仅为配图

此次被纳入名单的境外已上市药品的生产企业在提交中国上市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后,可直接提出上市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加快审评审批,预计在90天给予回复。今年7月20日,帕博利珠单抗(可瑞达)刚刚在国内获批作为二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为什么这次又把“K药”纳入急需药品名单呢? 这对于国内的晚期肿瘤患者意味着什么?

K药帕博利珠单抗为何被纳入临床急需新药名单?

据了解,这次入选名单的药物有两个明确的前提条件,一个条件是,药物必须针对严重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另一个条件是,针对这些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或者相比于传统药物,药物需要具有明显临床优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教授指出:“近几年,在欧美国家,以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晚期肿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多个瘤种中均显示了疗效,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黑色素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实体瘤(包括结直肠癌, 胃癌等15个瘤种)等晚期癌症治疗上,为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存获益。

在美国,“K药”先后获得14个FDA授予的突破性药物审批资格,获批多达12个适应证,覆盖9种不同的晚期肿瘤,是目前获批适应证最广泛,覆盖瘤种最多的一个PD-1单抗。

K药帕博利珠单抗在欧美已取代传统化疗 成为标准一线用药

除了适应证和瘤种的广覆盖,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上,“K药”已经在欧美国家取代传统化疗,成为标准一线治疗,荣登“一哥”宝座。

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例,在美国, 早在2016年,“K药”就已获批作为一线用药单药治疗PD-L1高表达的无EGFR/ALK驱动基因突变的转移性NSCLC,包括鳞状和非鳞NSCLC。 2017年5月,FDA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用于非鳞NSCLC一线治疗,无论PD-L1表达阳性还是阴性。多个临床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标准化疗一线治疗NSCLC, 无论是鳞状还是非鳞状NSCLC, 无论PD-L1阳性还是阴性, 无论PD-L1表达高低,都可以带来比单纯化疗更优越的生存获益,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国临床研究已完成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 (CTONG) 主席吴一龙教授透露,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国临床研究已经完成,不久将提交中国药品监管部门上市申请。

吴一龙教授指出,肺癌是位居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据肺癌患者中的多数。在过去,已经有多个临床试验数据证明了帕博利珠单抗是 PD-L1 表达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不二”选择。在国外,我们看到帕博利珠单抗已经成为 NSCLC 患者的一线免疫治疗药物,帮助众多患者获得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我非常期待帕博利珠单抗的非小细胞肺癌适应证能尽快获批,让更多的中国患者也能与世界同步,拥有更多治疗选择,尽早受益于前沿的免疫治疗。

图文无关,仅为配图

专家:K药在未来也应当被用于恶性黑色素瘤一线治疗

“K药”在今年的7月20日刚刚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一线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但在欧美国家,“K药”已经取代标准化疗药物,成为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药物。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教授指出,虽然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的为黑色素瘤的二线适应证,但从国外的数据来看,帕博利珠单抗作为一线用药的效果肯定比二线治疗好;未来,帕博利珠单抗在国内也应当被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

在2017年,美国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针对含铂化疗不耐受患者的一线治疗。目前,在尿路上皮细胞癌领域,FDA已经批准了4个免疫检查点单抗,在所有获批的免疫治疗药物中,帕博利珠单抗是唯一一个在III期临床试验中证实其可以显著延长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药物。

图文无关,仅为配图

帕博利珠单抗已在国内开展多个癌种研究 新适应症将逐渐获批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2018癌症报告显示,发病率前三的癌症分别是肺癌(占全国新发病例21%),其中NSCLC(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近85%;其次分别为胃癌(占11%)和结直肠癌(占10%)。

沈琳教授指出,我国在晚期肺癌、晚期肝癌、晚期胃肠肿瘤治疗领域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而晚期恶性肿瘤严重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此次帕博利珠单抗作为唯一的一个PD-1抑制剂被纳入临床急需新药快速审批名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希望通过国家这种快速审批机制,有更多的中国晚期肿瘤病人可以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

据悉,帕博利珠单抗正在国内开展多个注册临床研究,覆盖黑色素瘤、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癌种,而且K药已于8月20日抵达北京保税区,有望很快用于临床治疗,此外慈善赠药项目也已经筹备完成,正在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

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此次“K药”被纳入急需药品名单后,哪个新适应证会率先获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K药”这股台风已登陆中国。 未来,“K药”是否能在多个肿瘤领域打开“治愈之门”,展示无限“可”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