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发烧是好是坏,以及癌症会引起发烧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发热,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症状,引起原因也有很多,正常来说,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系,会经常发生在感冒人群身上,或者一些炎症、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也会出现发热症状。除此之外,让现代人比较重视的两种情况,就是新冠引起的发热,还有一种是癌症引起的发热,这两种发热,对身体产生的影响都比较大,不得不让人重视与关注起来。
这里需要说的就是癌症患者出现的发热,大部分人都会存在这样的意识,就是癌症患者有发热症状,代表的是体内癌细胞发生转移,说明癌症有复发的迹象,真的是这样吗?
癌症患者出现发热,就一定是复发、转移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癌症发热与正常发热,有啥区别:
癌症引起的发热:癌症的到来,会严重耗损人体精力,还会不断吸收人体营养,在此情况下,人体过度消耗,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就会出现癌性的发热。这种发热大多是间歇性性的发热,温度一般在37.5度左右,不会太高,但就是会觉得身体热,没有发冷的迹象,但是会反反复复的,就很让人头疼。而且,这种发热使用平常的退烧药是没有作用的,只能用抗癌药才会有作用。
正常发热:普通的发热,大多是炎症、感染引起的,这类发热通常都是以高热为主,还很长时间不能消退。关键是有的人在发热时,不仅是觉得身体热,还会有发冷的感觉,这与疾病有很大关系。一般炎症、感染引起的发热,使用退烧药后,会逐渐改善。
两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癌症引起的发热,大多不只是发热,还会伴随其它异常现象,比如体重莫名下降、腋下莫名出现肿块,还有身体出现疼痛感觉。这些表现伴随着异常发热一起,就要引起注意。
其次,癌症患者发热,除了是癌性发热,还存在别的可能性:
①发生感染
感染可分为细菌感染和各种导管导致的感染。癌症患者的体质相对较弱,营养吸收得不够多,再加上癌症的侵略性比较强,以及各种治疗方式,就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在此情况,如果平日里不做好护理工作,就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身体免疫力在变差以后,就不能很好地阻挡细菌,稍不注意个人卫生,或者饮食的安全性,就容易让细菌侵入到人体,进入肺部以后,会导致肺部感染,也就容易引起发热。
还有一种是导管感染,癌症种类不同,治疗方式上也会有差异,有些癌症在做完手术后,需要一些导管的帮助,比如导尿管、腹腔腹水引流管或者胸腔胸水引流管,这些导管是为了让患者更舒服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治疗癌症。可是,在使用导管时,可能会出现感染的风险,因此,在出现反复性高烧时,不能大意,及时告知医生,排查相关原因,避免出现更严重的感染。
②受药物影响
虽说现代医疗,对于癌症的治疗,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但是一直都在进步,且治疗方式也变多了。比较常见的方法,就会有手术、放化疗,还有免疫疗法,其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就是放化疗,也就需要服用相关药物。
在进行放化疗时,因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耐药程度也会出现不同,不能适应药物作用,就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发热就是其中一个,需要特别留意的就是持续性的高热,如果有此现象,要及时与医生沟通,更换治疗方式,并及时进行退热措施。
最后,癌症患者出现发热状况,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都不能忽视,早点排查原因最重要。若怀疑是癌症发生转移、复发,需要及时做一些检查。
1. 基础检查(抽血、生化、肿瘤标志物)
2. 影像检查(全身PET-CT、胸部、腹部CT、骨扫描以及脑部磁共振)
3. 基因检测
4. 病理检查
癌症在发生转移时,身体是会有异常表现的,发热可能是其中一个表现,却不能作为依据,想要知道是不是癌症复发,可以通过相关检查,来进行排查,也可以通过身体的其它反常表现,来进行自我判断。为了进一步确诊,定期做好复查工作,是比较妥善和合理的做法,建议不要过度的紧张,正确了解病因才是正确的做法。
在新冠疫情出现之后,大家都对发热症状十分敏感,只要是体温高于正常温度,都担心是否为新型冠状肺炎作祟。
没错,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问题出现之后,都可能会造成发热症状。一个十分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能会导致机体发热!
除此外,部分严重、致命性疾病发生之后,随着患者病情发展,也可能会有发热症状,比如癌症就是其中一种。
从科学角度来看,发热是人体正常自我防御、免疫系统和病原体抗争的身体反应,一般体温超过38.5℃以上后,才需要服用相关退烧药物。
但是,癌症患者则不相同,出现发热需要引起重视!
有部分人认为,癌症患者之所以会发热,是癌症转移、扩散的信号。但事实上,癌症造成发热的原因相当之复杂,它包括了以下几大原因:
1、癌性发热:
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发热情况,临床将其统称为癌性发热。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十分复杂,比如肿瘤在生长的过程中释放出了各种坏死因子、癌细胞本身含有各种内源性致热源、释放出的抗原物质诱发了机体免疫反应等,都可造成发热。
一般情况下,癌性发热多是间歇性反复发作,患者体温37.5~38.5℃之间;
2、感染发热:
这多出现在癌症的中晚期阶段,由于部分癌组织坏死糜烂,再次被身体吸收诱发感染、癌细胞造成了器官梗阻诱发感染都可能会造成感染性发热。
感染发热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和免疫机能下降,患者在服用相关退烧药物后,发热会减轻、但之后又会出现;
3、药物发热:
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放化疗、干扰素治疗、肿瘤坏死因子或集落刺激因子、肿瘤疫苗等治疗手段都可能会导致患者机体发热,临床将其称为药物性发热。
发热不单单会让患者出现体表温度升高症状,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长期反复发作的高热,容易消耗患者的病体,导致患者出现浑身乏力疲惫、头晕头痛、消瘦衰弱、免疫机能下降等症状,甚至是会加速病情的发展、对癌症控制十分不利。
既然如此,癌症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到底该如何治疗呢?
1、药物治疗:
临床有多种针对癌症患者发热的药物类型,比如吲哚美辛、萘普生以及其他抗生素类药物等。
不过,癌症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盲目尝试;
2、护理:
在患者发热症状出现后,要保证患者有充分的休息,让其体力得到保证和恢复。
同时,患者的衣物应保持干燥状态、床上用品需要及时更换和清洗。在发热阶段,患者适合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特别是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和水分的补充。
如果用药和护理、物理降温之后,患者依旧没有任何缓解,出现了高热不退、意识障碍、水肿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如果患者是药物性发热,一般停药后的24小时内就会逐渐缓解,不需要特殊治疗,这期间可多给患者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