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气出来的癌症(胰腺癌症晚期能活多久)

2023-11-11 01:46:52
骨肿瘤最新治疗方法 > 肿瘤治疗方法 > 胰腺癌是气出来的癌症(胰腺癌症晚期能活多久)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胰腺癌是气出来的癌症,以及胰腺癌症晚期能活多久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王”胰腺癌,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出现4个异常,及时就医

2年前,小王的父亲死于胰腺癌。当时,医生告诉小王胰腺癌有遗传风险,提醒小王进行筛查,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小王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还年轻,身体好得很。小王平时喜欢熬夜,熬夜的时候经常吃宵夜,点的还都是烧烤、煎炸类食物,平时也很少吃蔬菜和水果。

没想到,前段时间,小王出现了明显的上腹疼痛和不适的症状,而且食欲不振,身体消瘦了不少,脸色也蜡黄蜡黄的。在家人的催促之下,小王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噩耗传来:胰腺癌晚期!

一、“癌王”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多处于晚期

胰腺癌,是臭名昭著的“癌中之王”,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效果差等特点。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只增不减。2020年,我国新发胰腺癌12万例,死亡胰腺癌12万例,比例达到了1:1。临床上,大部分胰腺癌患者确诊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为什么防治胰腺癌的难度会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很难早期发现、缺乏好的靶向药、肿瘤微环境复杂。

首先,胰腺的位置比较深,出现病变的时候,无法通过肉眼察觉,再加上周围的组织器官比较多,即使出现不适症状,也容易误以为是其他疾病引发。

此外,目前胰腺癌的筛查也缺乏有效的手段,尽管通过内镜超声、增强CT或核磁共振可能可以发现,但是检查项目比较贵,多适用于胰腺癌高危人群。普通人缺乏胰腺癌的筛查意识,体检的时候也几乎不会做上述检查项目。

其次,目前在治疗胰腺癌上,还没有比较理想的靶向药。胰腺癌细胞的基因突变不是EGFR或ALK突变,而是KRAS基因突变,因此不能直接使用治疗肺癌的药物,只能使用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靶向药。但是,目前这种药还没有被研发出来,所以胰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都不好。

此外,胰腺癌的微环境比较复杂,它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药物很难直击要害。胰腺的微环境细胞及其分泌的玻尿酸等物质,把胰腺牢牢地包住,肿瘤细胞也有了一层“保护罩”,逍遥在外,药物根本无法起到实质的作用。

二、狡猾的胰腺癌擅长伪装

前面提到,胰腺位于人体的腹部上后部,导致很多早期的症状都无法及时发现,而且胰腺周围有很多器官,它的一些表现可能跟周围的脏器病变表现混淆,使人忽略了“真凶”。

那么,胰腺癌会伪装成哪些疾病?我们又应该怎么区分呢?

1、腹痛

数据显示,有60%的胰腺癌患者在初次诊断的时候被误诊为胃病。因为胰腺是分泌腺,分泌的胰液可以起到消化作用。当胰腺出现问题时,首先会产生消化障碍,比如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容易被误以为是胃病。

其实,胰腺癌引起的腹痛与胃病引起的腹痛不一样,胰腺癌表现为隐痛,疼痛感在餐后会明显加重。大家要注意区分,发现异常后,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2、腰背疼痛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胰腺癌会侵犯腹腔神经丛,引发持续性的腰痛、背痛等,与腰肌劳损的症状比较像,容易让人混淆。

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癌引起的腰背痛在夜间比较明显,尤其是体位变成平躺、仰卧,可能压迫到腰背部的时候,疼痛感会加剧。当体位改成侧卧的时候,疼痛感就会减轻。这时候,要考虑是否是胰腺癌引起的腰背疼痛,而不要想当然以为是腰肌劳损,导致错过治疗时机。

3、不明原因的黄疸

黄疸也是胰腺癌早期的典型症状,主要是因为肿瘤阻塞了胆管引起的,具体表现为眼睛、皮肤发黄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由于肝脏疾病也会引起黄疸的症状,所以临床上很多患者就诊的时候也以为自己是患了肝脏疾病,没有往胰腺癌那方面去想,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也较多。

4、血糖波动

血糖突然升高,很多人会误以为是糖尿病的征兆。事实上,胰腺癌也会引起血糖突然升高。胰腺具有调节血糖的功能,当胰腺出现病变的时候,就无法正常调节血糖,导致血糖突然升高。

血糖波动是胰腺癌的“障眼法”,尤其对于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来说,如果血糖突然升高,又没有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其他糖尿病症状,应把重点放在检查胰腺上。

三、远离胰腺癌,注意防范5个高危因素

研究认为,胰腺癌的发生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比如抽烟、饮酒等。此外,遗传因素、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也是胰腺癌的“推手”。

总的来说,预防胰腺癌,要避免这5个高危因素:

1.遗传因素

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临床上约有10%-20%的胰腺癌患者有家族史。如果一个人家族中有2个以上的亲属患胰腺癌,那么他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比其他人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虽说基因遗传无法自己选择或改变,但是对于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来说,尽早进行胰腺癌筛查,评估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帮助降低患癌风险,即便患癌,也能通过早诊早治,延长生存期。

2.抽烟

抽烟与十几种癌症的发生有关。研究表明,抽烟者与不抽烟者相比,发生胰腺癌的风险增加了3-6倍。及早戒烟,可以降低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而且,戒烟时间越长,发生胰腺癌风险降低的幅度就越大。除了不要主动吸烟,还要远离二手烟和三手烟,避免香烟延误给身体带来危害。

3.喝酒

烟酒不分家,吸烟有害健康,饮酒同样对健康无益。长期大量饮酒,胰腺会不断受到刺激,引发胰腺炎。如果胰腺炎反复发作,发生胰腺癌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而且,酒精属于致癌物的溶剂,会诱导致癌物进入胰腺,产生癌变。研究还发现,饮酒会使胰液的分泌和胰腺溶酶体的脆性的增加,造成胰腺损伤。

4.糖尿病

胰腺癌属于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意味着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就会导致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超高胰岛素血症,引发胰腺癌。

5.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会损害胰腺组织和胰腺功能,具有不可逆性。研究发现,慢性胰腺炎病程10-20年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几率最大。

此外,不同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引发胰腺癌的风险也不一样。酒精性和非酒精性慢性胰腺炎会使胰腺癌的风险增加约10-20倍,热带性、遗传性慢性胰腺炎发病风险则更高。

四、高危人群定期做检查

目前,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5%。尽管医学水平不断进步,但是我们对胰腺癌依然一筹莫展。预防胰腺癌的最佳办法,应该是在它没有发生之前,就将风险降到最低。

因此,对于有胰腺癌或其他癌症家族史、饮食不健康、经常吸烟饮酒、切除了胆囊、患有糖尿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患有慢性胰腺炎和结石性胰腺炎等胰腺癌高危人群来说,要定期筛查胰腺癌,降低风险。

胰腺癌诊断的首选办法是B超和腹部CT,可以及时发现胰腺异常,辅助诊断。

近年来,有统计显示,与10年前相比,年轻人发生胰腺癌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而且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所以,在预防胰腺癌上,我们一定不能松懈,要做到远离胰腺癌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1]《刘辰教授谈胰腺癌:“癌王”易伪装,揪出它的“非典型”症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07-17

[2]《这种“胃痛”要小心胰腺癌!如何撕破胰腺癌的层层伪装?》.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2018-06-08

[3]《胰腺癌为什么特别难治?希望在哪里?》.菠萝因子.2020-09-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个特性,让胰腺癌成为“癌症之王”,饭桌上的一种肉尽量少吃

“胰腺癌真是太可怕了,老赵3个月就走了.....”说这话的人是老赵的妻子,回想起这三个月以来的经历,她感觉就像做梦一样,老赵是个200多斤的壮汉,谁也没想到胰腺癌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今年春节,老赵突然腹痛,去诊所拿了点药来吃,结果一直都没能缓解。家人发现异样后陪同去了医院,结果发现是胰腺癌晚期,手术做不了,医生说即使化疗,效果也不大了。

“我不想活活等死”,老赵接受了化疗方案,他想活下去,可惜化疗才进行了2次,病情就急转而下,出现了胆道梗阻、腹水、癌痛等一系列并发症,老赵最终不治而亡,而距离他查出胰腺癌仅仅只过3个月。

胰腺癌是人类公敌,2020年,中国胰腺癌新发病例为12万,而死亡人数也为12万,在治疗效果方面,胰腺癌是所有癌症中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连美国癌症协会也显示,胰腺癌是唯一一个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1:1的疾病,在国外,胰腺癌一样可怕。

一、胰腺癌的3个可怕之处

1、难发现

胰腺癌的主要发病部位是胰腺,这个器官很小,且通常位置很深,所以胰腺的病变情况一般很难被常规体检查出。另外胰腺癌早期症状也不明显,通常是轻度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容易被误诊为胆囊炎或胃部疾病,只有当肿瘤压迫神经产生剧烈痛感时才会被确诊,往往都已经是胰腺癌中晚期。

2、治疗手段少,手术难度大

胰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所以外科手术是治疗胰腺癌主要手段,不过难度较大。首先胰腺的位置特殊,且周围环绕着众多血管和器官。其次胰腺虽小,但其作用却很大,外科手术需要合理分析且在适宜条件下进行。最后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是胰腺癌中晚期,癌细胞或以扩散,加大了手术难度。

3、预后非常差

胰腺癌是公认的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疾病。胰腺周围有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和器官,极易发生癌细胞转移症状,且因为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率也比较高,总体的五年生存率甚至低于5%。

二、3类人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

1、肥胖者。体重严重超标的人,五年内得胰腺癌的风险要比正常体重的人高45%左右。而如果肥胖的人每周能够步行运动四个小时以上,他们患胰腺癌的平均概率会降低54%。

2、吸烟者。吸烟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概率要比不吸烟的人高出两倍,而且国际上也公认吸烟是导致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25%的胰腺癌患者都有长期的吸烟史。

3、酗酒者。酗酒会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同时因为酒精能够使胰腺对胆碱能以及促胰酶素的反应性提高,分泌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胰液,从而增加胰腺溶酶体酶的脆性,还能提高胰蛋白酶的活性,进而会导致胰腺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功能受损。

三、预防胰腺癌,一种肉要少吃

一项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揭示了胰腺癌和饮食的关系,科学家在9年时间里追踪了6.2万人的饮食习惯,发现那些经常吃烧焦肉类的人患上胰腺癌的概率增加了60%以上。

烧焦的肉其实常常和两种致癌物质有关,一种是多环胺类,另一种则是多环芳烃。前者容易在高温烹制中的牛肉、猪肉等肉类中产生,而后者则产生于当脂肪从肉流出,滴下炭火并冒烟的这一过程。

尽管癌症和烧焦的肉类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将食用烧焦肉类与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直接联系起来。不过,为了减少胰腺癌的发生几率,仍然建议少吃这类肉。

四、拓展阅读:有效率高达75%,胰腺癌疫苗有望问世

激发免疫系统识别和消除癌细胞的癌症疫苗一直都是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最近,胰腺癌疫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5月6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文章证明,由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制成的癌症疫苗,加上免疫佐剂,可以预防75%小鼠模型的胰腺癌,并具有效果更持久的潜力

研究人员利用特殊的iPSCs来给小鼠接种疫苗,并使用佐剂二核苷酸序列来增强免疫反应,而后再对接种了疫苗的小白鼠注射胰腺癌细胞,有75%的小白鼠免受胰腺癌侵害。

此类疫苗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证实。 不过,此次研究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战胜胰腺癌的希望,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不会再害怕这个“癌症之王”。

参考资料:

[1].《胰腺癌为何被称为癌王?》.河南中医一附院脾胃肝胆病科.2018-09-26

[2].《胰腺癌5类高危人群出炉 》.消化界.2020-03-15

[3].《烧焦的食物对健康有害吗?》.新浪探索.2020-06-30

[4].《胰腺癌疫苗新进展!干细胞癌症疫苗有效预防率高达75%》.生物谷.2021-05-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