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分期(癌症患者心理五个分期)

2023-11-11 23:44:59
骨肿瘤最新治疗方法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分期(癌症患者心理五个分期)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分期,以及癌症患者心理五个分期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的分期分级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癌细胞特性

1、不受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

2、不受限制的生长(不死),由于有大量端粒酶,细胞不受到细胞衰老机制的调控

3、自给自足的生长因子

4、对于限制生长因子的控制不敏感

5、细胞分裂速率加快

6、重新获得分化能力

7、不受细胞间接触抑制所影响

8、具有侵入周边组织的能力

9、进行远端转移到其他部位

10、能促使血管新生


肿瘤的分级

1、肿瘤细胞和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现出一定的异于正常细胞和组织的结构特征,也叫组织学特征。如果肿瘤细胞和组织接近于正常细胞和组织,这些肿瘤“分化良好”;相反,失去正常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者为“低分化”或“未分化”。通常分化越好的肿瘤生长和扩散速度越慢,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恶性程度低;相反,肿瘤生长和扩散速度越快,即所谓恶性程度高。

2、根据肿瘤细胞和组织显微镜下这些和其他一些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医生为大多数癌症设定和分配一个“级别”数值。 因此,癌症的分级也称病理学分级,就是癌症细胞和组织的“不正常程度”,或者“与正常细胞组织差异性程度”,是反应肿瘤生长和扩散速度的一个指标,简单来说所代表的是肿瘤的“侵犯性或进展性潜力”,通俗来说就是其恶性程度的大小。

3、掌握正确的癌症分级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结合诸如癌症所处的阶段(即分期),患者的年龄、一般健康状况来制定治疗方案计划,并确定患者的预后(即疾病可能的结果或过程,以及恢复或复发的机会)。通常,较低级别预示预后较好;更高级别的癌症预示生长和扩散更迅速,预后更差,相应的可能需要更及时或更积极的治疗。


癌症的分期

1、癌症是从单一的癌细胞发展来的。从癌细胞的出现,通过不断分裂增生形成肿瘤,发展到临床上可以检查出的肿块以及出现临床症状,乃至侵犯和转移其他组织部位,通常需要一个长达十数年到数十年的长期过程,因此癌症被归于一种慢性疾病。

2、癌症首次被发现和诊断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通常以原发肿瘤的大小、累及范围和是否已经发生扩散转移等指标加以反映,就是要对癌症进行分期。

3、癌症的分期如同分级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帮助医生对于患者的治疗做出整体规划; 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


癌症的预防

1、避免吸大量的香烟,雪茄之类。

2、避免饮过量的酒,辛辣食物及冰淇淋。

3、不可进食大量浓烈的酱类食物和冰淇淋。

4、勿吃过饱,过快或过少。

5、营养均衡,维生素之摄取亦不可过与不及。

6、养成口腔清洁及大便后洗肛门的习惯,镶牙如稍有不适,应调整至舒适为止。

7、不合身的衣服和陈旧之化妆品,都不要勉强使用。

8、避免容易致癌症物质侵袭,如有汽车排出的油尘,沥青的灰尘,煤胶,柏油,石油,砷类,及DDT杀虫剂。

9、宜隔离染料厂,及有酪酸蒸汽之工厂,工人须予以预防之设备。

10、保持大,小便的畅通,勿以化学物或机械刺激。

11、缺碘地区的居民,应进食海藻,海带,紫菜等含碘较多的食物,以补充之。

12、久痛不止,常感疲乏及任何器官出血,皆须注意,彻底清除体内之寄生虫。

13、保持情绪和谐,使喜怒哀乐能中和,避免紧张,恐惧,忧郁,苦闷。

14、农药化肥过度的使用,以及抗生素,生长素,膨大素,催红素等激素乱用导致体内细胞变异。

#健康过大年#

约半数癌症患者存在睡眠问题!癌症患者心烦、失眠怎么办?

临床上,常有患者向我诉苦,“长夜慢慢很难入睡”“三更半夜醒来,就睡不着了”“整晚睡不好,很容易被吵醒”,这些都是患者朋友睡不好的烦恼。今天我们一起聊聊癌症患者失眠的这些事。

一、失眠可作为一种慢性病,伴随着治疗前后

失眠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调查显示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在癌症人群中尤其显著,发病率高达52.6%-67.4%,是普通人群的2-3倍。

最近在《Sleep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失眠可困扰癌症患者很长一段时间,从确诊癌症到治疗后1年甚至更长时间。这项研究调查了405名癌症患者,治疗前有49.4%患者存在失眠,观察发现治疗1年后仍有47.2%存在失眠,特别是在女性中。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结论打破了我们的一些常规观念:以为随着患者癌症治疗结束,失眠会自然而然慢慢消失。尽管已经证明睡眠问题与癌症治疗有关,但癌症患者的失眠不能被视为仅限于治疗阶段的短暂问题,但在治疗后趋向于一种慢性疾病。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障碍进一步恶化,因此有些癌症幸存者经常觉得治疗完成后的时期比治疗本身更加困难。

二、影响癌症患者睡眠的因素有哪些?

1、心理因素

这个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患者确诊患癌时,他们往往产生错综复杂的心理反应,从原先否认结果到接受现实,从治疗到治疗完成整个过程都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整日忧心忡忡、坐卧不宁、自我封闭、孤独无助,部分患者还会有易怒、幻觉,担心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复发转移,怕影响家人、朋友以及工作,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产生消极悲观心理与行为,害怕面对死亡,因此一到晚上,大脑中就会胡思乱想,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也是很常见。

2、癌症相关症状

本身所患疾病引起患者不适,直接影响睡眠,譬如骨瘤或骨转移瘤可能引起剧烈疼痛;肺癌可能引起剧烈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肝癌可能引起腹痛、腹胀、呕血、恶病质等;胃癌、肠癌可能引起腹痛、反酸、呕吐、腹泻、便秘、便血等;脑瘤或脑转移瘤可能引起剧烈头痛、呕吐、精神异常等;头颈部肿瘤可能引起鼻塞、呼吸不畅等。这些症状均可能扰乱患者夜间正常作息,常引起患者睡眠时间短或彻夜不眠。

3、治疗相关副反应

癌症治疗常常也会引很多副反应,同样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如化疗可能引起的恶心呕吐、疲乏、口腔糜烂、手脚疼痛麻木、腹泻等;放疗可能引起的受照射皮肤疼痛、口干、口腔黏膜糜烂、尿频、尿急、尿痛,腹泻、便血,放射性肺炎等;外科手术可能引起切口疼痛等。这些相关的副反应均严重影响正常睡眠。

4、住院环境因素

患者治疗时间较长,需要长期住院或反复住院,因而住院环境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如病房的空间、噪音、灯光、气味等使患者不适应,容易导致患者难以进入睡眠;再者,同病房患者或陪护、医务人员、外界噪杂环境等容易打扰患者休息。有患者需要抢救或频繁夜间输液,也难免吵醒同一病房的其他患者。因此,复杂的病房环境加剧患者失眠发生。

5、其他

癌症治疗所需费用较多,患者所面临的巨大经济压力也容易导致他们失眠甚至消极治疗。若患者本身就是睡眠不好的,一旦确诊癌症,心里焦虑,失眠的现象尤为突出。此外,睡前进食过多或过少,出现腹胀、饥饿、尿多等,均可造成患者不适而影响睡质量。

三、癌症患者出现失眠,怎么办?

癌症患者与普通人的失眠干预措施不完全相同,应做到个体化治疗。

1、心理和行为治疗

大部分患者因心理因素导致主动性失眠,因此心理和行为治疗应是癌症失眠治疗的首选方法。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肿瘤研究深入和肿瘤治疗水平提高,部分肿瘤可以完全治愈,大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较10年前有显著延长,并不是民间传言的“癌症=绝症”。曾有肿瘤专家预言在未来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每天吃点药就行了,类似“高血压、糖尿病”。例如,放疗可以治愈早期鼻咽癌;化疗可以治愈部分淋巴瘤和白血病;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明显延长部分肺癌患者生存期;手术±放疗对早中期宫颈癌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等等。

因此,对于广大的患者来说,应该鼓起勇气面对患癌的事实,要有“既来之,则安之”心态。稳住脚,认清自己情况(患了什么肿瘤,分期怎么样),到正规医院专科治疗,不听传言,不信偏方,主动走出患癌的心理困境,坚定信心,迈上抗癌的道路。多听听肿瘤治疗成功的例子,自我鼓励、自我暗示,主动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配合治疗,才不至于整天忧心忡忡,坐卧不宁,孤独无助等,将负面情绪降至最低,失眠自然而然得到很好的改善。

2、转移注意力,调整作息时间

患者白天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工作或家务,或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减少白天睡眠时间,以免晚上精力过剩,导致入睡困难。

3、解除癌症相关症状

影响患者睡眠最严重的症状当属疼痛,因此控制癌痛,有利于改善患者失眠。患者无须担心止痛药成瘾性,也没必要担心长期服用止痛药损害身体或者担心止痛药过量,应“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按阶梯给药”,主动配合医生调整用药、用量直至达到满意止痛为止,才能保障较好的睡眠质量。

此外,治疗相关的呕吐,应及时汇报医生,加强止呕治疗;咳痰,加强雾化、祛痰治疗;剧烈咳嗽可考虑镇咳治疗;呼吸困难患者,应排查原因,如有大量胸水,可考虑引流胸水;腹泻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止泻处理。化疗引起肢端麻木、疼痛等手足综合征者,应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冷水。

因此,解除癌症相关症状,可以减轻大部分患者的失眠症状。

4、催眠药物治疗

经过病因治疗及心理辅导后,失眠仍然未解决的,应给予催眠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次序:根据失眠治疗指南,首选短、中效的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如艾司唑仑、三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其次是非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如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多塞平)适用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的失眠患者,其他精神类药物不作为首选。

给药原则:按需、间断、足量。每周服药3-5天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宜“按需服药”,即预期入睡困难时,催眠药物在上床前5-10分钟服用。上床30分钟后仍不能人睡时服用;比通常起床时间提前≥5小时醒来,且无法再次入睡时服用。

疗程:短于4周的药物干预可选择连续治疗;超过4周的药物干预需要每个月定期评估。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考虑逐渐减量、停药,同时避免突然中止药物治疗,应逐步减量、停药以减少失眠反弹。

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严重损害、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病情危重、合并脑病患者不宜服用催眠药物治疗,或者注意用药剂量。

5、中医中药治疗

中药、中医针灸治疗等可以作为催眠的补充治疗。

6、改善病房环境

病房宽敞、整洁,灯光柔和,营造温馨、舒适睡眠氛围;避免晚上大声说话或夜间探访,以免影响其他的病友休息;医护人员夜间需查看患者时,应放轻脚步或降低音量;病情危重抢救或需要夜间输液的患者,可安排在同一病房,避免影响病情较轻的患者;遇到特殊情况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安抚病人或家属情绪,避免在病房大声哭闹,以免影响病友休息。

总之,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失眠是最常见但被低估的问题,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会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康复及治疗,因而改善患者失眠,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茂名市人民医院 李万祯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4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