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5年生存率,以及癌症五年不复发,是不是已经好了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恶性肿瘤的预后情况经常使用5年生存率来评价。如肺癌的5年生存率约16%,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约30%等。到底啥是5年生存率?如何提高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很多人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内容:
1、啥是5年生存率;
2、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的5年生存率。
一、啥是5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是用来对恶性肿瘤预后的一种评估的方法,指恶性肿瘤在确诊之后,能够生存达到5年的概率。
有很多人认为5年生存率是指只能活5年,其实,不是这样的。5年生存率是指能生存5年的概率,活过5年多数就有可能活过10年,有的可能达到长期生存的结果。因为恶性肿瘤的复发多数在3年内。如有人研究发现,肺癌术后复发最常见的时间是发生在术后13个月左右。
肺癌目前的最新统计5年生存率大约是16%,即早期、中期及晚期的肺癌通过系统的治疗之后5年的平均生存率大约是16%,也就是100个早、中、晚期病人经过治疗之后大约平均有16个人活过5年。但如果单独拿出来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如果是原位癌及微浸润癌,手术之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所以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早期发现很重要。
据相关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说,经过系统的治疗,大约80%的病人的复发转移是在3年内,还有大约10%的人在3-5年内复发转移,所以对于5年之后复发的概率就非常的低了,认为就属于临床治愈了。但并不是完全治愈,5年之后仍有极少部分人有复发的风险,但概率很低。
二、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
1、早发现
早期发现癌症预后好。一般来说多数早期癌症是通过体检发现的。如肺癌通过定期(一年)行低剂量薄层胸部CT检查早期发现,肝癌通过甲胎蛋白及腹部B超早期发现,胃癌可以通过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早期发现等。
2、正规的治疗
如果不幸发现自己身患癌症,一定要在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通过医生系统分析病情制定合理、系统的治疗方案来治疗,这样才能提高5年生存率。
3、日常生活、饮食上加以调整
心情保持开朗,充足的睡眠,日常饮食均衡,对于防止肿瘤复发转移很重要。日常饮食建议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鲜水果及蔬菜富含各种有益的维生素,可以提高免疫力,国际抗癌联盟建议每日吃水果+蔬菜不少于5种,对预防癌症发生及预防癌症治疗后的复发很有好处。
4、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最新的关于运动与癌症预后的相关研究发现,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减少肿瘤复发的几率。
5、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效果好。
本文总结:5年生存率指恶性肿瘤在确诊之后,生存期可以达到5年的概率,可以通过肿瘤的早期发现、正规治疗、合理的饮食调理、运动、定期复查等提高5年生存率。
更多肺癌相关内容,请点击链接:
导语:在医学上,癌症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
相应地,源自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也有少数的恶性肿瘤不是按照这一原则命名的,例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
癌症是一个充满绝望又无奈的词,虽然现在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针对癌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但是很多顽固性癌症仍然无法彻底治愈,尤其是晚期癌症,死亡率非常高,所以一旦确诊,相当于被判了死刑。
人们口中的癌症:
癌症,就静悄悄地住在我们身体内,寻找机会,突破封锁,东山再起,大举进攻,占领并吞噬我们的组织、器官、身体和生命。
许多时候,我们甚至无法看清癌症的真面目,便已丢盔卸甲。
无论一国之主,还是大众偶像;无论风华绝代,还是百誉加身;一旦罹患癌症,便只能弹指算流年,怅望夕阳天外天——癌症,成了人口相传的绝症!
那么,生活中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最想知道的大概就是两件事:怎么才能治愈?怎么才能不复发转移?
癌症多久不复发算治愈呢?
癌症目前只说五年生存率,而不用治愈率,所以没办法说癌症几年不复发算治愈。肿瘤的复发和转移,80%发生在根治术后的两到三年之内,90%发生在开始治疗后的五年内。
患者能够生存五年以上,但仍然有肿瘤复发危险的病人,占10%,而其余的病人就可以称之为治愈了。
比如说,一般乳腺癌过去都是看五年生存率,但现在临床上超过五年的乳腺癌,仍然可能会出现复发转移,所以说,现在没有办法说癌症几年不复发,就算治愈了。
提醒:如果能超过10年不复发,效果就更好,基本上可以算是痊愈。后面有可能生存超过2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间,也就是不影响生存期。
癌症一般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更好一些。
医生提醒:或许可以观察这4个方面
常规检查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现实生活中,就算是癌症患者实现临床治愈,也必须坚持定期检查。
通常情况下,在常规检查过程中,如果患者尿液指标、血液指标、粪便指标等都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血小板、红细胞、免疫白细胞情况稳定,基本不存在体内细胞癌变情况。
病理检查
有些肿瘤细胞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后会被杀灭,说明患者机体对治疗的敏感度较高,提示预后良好。
而这个结果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报告才能得出。
病理检查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以及发生的组织学表现,通过病理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细胞的生长快慢以及扩散面积。
如果观察到的肿瘤细胞分化较好,说明生长的速度较慢。
影像学检查正常
影像学包括的比较多,也通过影像学的这种检查,能够实际观察患者有病部位的实际变化,有病的部位发生转移的情况。
这时候就能通过影像学检查,看到生病位置的实际变化来了解生病位置,到底存在着增大和变小。
自我状态良好
首先,体质没有明显下降,运动量,饮食摄入等方面比较正常。一旦出现问题代表癌细胞可要卷土重来。
其次,未出现不明症状的发烧现象,持续发烧代表肿瘤细胞生长身体发出的免疫信号。
最后,身体有没有出现乏力嗜睡等症状,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会压迫神经,出现嗜睡乏力。
阅读延伸: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过度治疗好吗?
出现“过度治疗”的根本原因是错误观念误导,是“以病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部分医生在接诊肿瘤病人时,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的,往往首选本专业熟悉的治疗方法,失败后才考虑其他方法,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还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而有不少病人不懂科学治疗,不听医生劝告,盲目要求超标准、高强度的放化疗,希望能将体内的癌细胞消灭干净。
即使出现了严重的毒副反应还咬牙坚持,结果出现了“一边放化疗,一边扩散转移”、“生命不息,化疗不止”的悲剧。
一位患癌教授说过关于治癌:很多时候医生确实可能更关心手术是否成功,并没有在乎患者的并发症,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感受和生命质量。
因此,做医生不能只想着消灭疾病,要尽可能的为病人着想,考虑到疾病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一直都是人类医学史上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在2022年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癌症覆盖人口已经超过4个亿。足见癌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性。
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虽然不断地有癌症新疗法出现,但癌症治疗依旧以“预防”和“持续治疗”为主,因此,不同癌症的预后效果,也是判断一个癌症治疗难度大小的关键因素。就世界范围而言,肺癌、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是患病人数最多的五种癌症之一,哪一种预后效果最好,不妨看看。
5大癌症预后数据如下,哪一种预后效果最好?五大癌症的患病人数数据,来自于全国肿瘤登记数据。而癌症的预后数据,则来自于美国SEER数据库,其中收录从2011年开始,共7年的癌症疾病资料:
第一种:肺癌
在中国患癌人数占比中,肺癌达到了惊人的65.7%。也就是说,肺癌可以算是我国的“第一大癌”。造成肺癌的主要因素,有吸烟,空气污染,以及先天性易感遗传等等。
在癌症预后数据中心,肺癌早期的预后治疗成功率很高,为98%;中期肺癌则为87%;晚期肺癌为58%。由此看来,越是早期的癌症,越有着更高的预后治疗效果,提前进行早期癌症的防治,真的非常重要。
第二种:直肠癌
不同时期预后概率数据为:早期90%;中期73%;晚期1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肠癌在早期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但晚期的治愈率低。而我国肠癌这两年的患病率在持续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国人对肠癌的筛查力度不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肠镜普及率只有26%左右,而美日则达到了60%以上。因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从早期开始筛查肠癌,是防治它最有效的方式。
第三种:胃癌
预后数据为:早期70%;中期32%;晚期6%。
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胃癌的患病率同样很“突出”,占据总体癌患者的40%。饮食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比如爱吃烫食、过油过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腌渍食物的广泛食用,是胃癌概率提高的广泛原因。
和其他癌症相比,胃癌普遍的治愈率比较低。这更提醒大家要从预防层面做好,平日里饮食以少油少盐,偏向清淡为主,积极定期做好胃镜检查,从根本上预防癌症,降低风险。
第四种:肝癌(肝内胆管癌)
预后数据为:早期24%;中期9%;晚期2%。
相比于胃癌,肝癌在患病后的治疗难度更大。这是因为肝脏本身具备“代偿功能”。
所谓的代偿功能,指的是肝脏在部分组织坏死的情况下,依旧可以通过剩余的肝脏细胞完成生理机能。
也正是这样的特性,导致肝脏在早期出现疾病时很难发现,一旦转变成肝癌,通常意味着肝脏全部坏死和瘫痪,治疗难度自然会更高。对于肝癌,大家同样要以提前预防和检查为主。
第五种:乳腺癌
预后数据为:早期99%,中期86%,晚期29%
和其他癌症相比,乳腺癌的风险要低不少,并且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也比较高,治疗成功率也要更高。
对于女性朋友而言,避免恶劣的日常习惯,是预防乳腺癌的主要方式。比如熬夜,饮酒,久坐等习惯,积极改正,维持内分泌的健康与稳定,从而降低乳腺癌风险。平时如果出现月经异常,或者乳房胀痛等异常情况,积极前往医院治疗。
综上所述,5中最常见的癌症,它们分别的预后数据总结已出,5年生存率最高的癌症是乳腺癌
其次是肺癌、直肠癌、胃癌以及肝癌。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癌症,在早期的生存率都是很高的,所以,想要防治癌症,一定要从早期癌症的预防开始做起。
预防早期癌症,关注这3种典型症状①体重突然急速下降
癌细胞具有无限分裂的特性,在分裂过程中掠夺身体大量养分,会造成正常器官所摄取的养分减少,导致身体消瘦的情况出现。
如果体重急速下降,警惕可能潜在的早期癌症表现,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和治疗。
②变得很容易流血
比如牙龈,鼻孔,咽喉等粘膜较多的位置,莫名其妙地有流血的情况出现,存在早期癌症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早期癌症多为松散的细胞团,尤其在粘膜的位置更加脆弱,稍微受力,就有可能破损流血。如果在流血的同时,还伴随疼痛的情况出现,更需警惕。
③体表有肿块
当癌细胞在过量分裂且形成细胞团的同时,生存环境受到压迫,有可能在体表形成肿块。癌症形成的肿块,大多边际模糊,且按压没有疼痛感,如果肿块存在类似的特征,需要重视。
不过,并非所有的肿块都是癌症,也并非所有的癌症都是肿块,重视不代表恐慌,积极辨别,及时求助医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癌症仍然是人类最具威胁的疾病,了解清楚常见癌症的现代医疗情况,加以重视,早期防治,降低癌症风险,是生命幸福长寿的基础和前提。
参考资料:
[1]朱双洪.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因素[D]. 大连医科大学.
[2]潘现伟, 黄亚明. 美国癌症预防基金会[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3, 47(7):58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