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食欲差怎么办,以及十二指肠癌症晚期能活多久一般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笔者有位50多岁女性患者,乳腺癌肺转移,正在接受化疗。她的女儿一有时间就来陪她聊天、做治疗,看上去好像挺乐观的,有次却愁眉苦脸来问笔者:她母亲总是没食欲吃不下怎么办?
这其实是众多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难题,《SUPPORT CARE CANCER》曾表示,45.4%的肿瘤患者都会出现厌食或食欲改变。
本身疾病消耗大,再加之食欲差,极其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则会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加速疾病发展。
但往往大家会有个误区,觉得不想吃东西才是食欲差的表现,其实符合如下任意一条,也都可归于没食欲的范畴。
① 食量明显变小,很容易感到饱;
② 感觉亲朋好友开始有点强迫自己吃东西;
③ 看到高热量或油腻食物就难以下咽。
而引起这些症状的起因,大致如下:
① 疾病引起的口腔溃疡、吞咽困难等造成摄食问题。
② 肿瘤或腹水等占据胃容量,使胃口变小。
③ 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嗅觉、味觉减退,对食物欲望降低。
④ 活动度减小,胃肠蠕动变慢,消化不良。
⑤ 精神压力大,负面情绪影响食欲。
食欲作为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可以刺激机体摄入食物,为机体补充必要的能量。
而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才能耐受一系列抗肿瘤治疗。所以肿瘤患者可以通过饮食管理、中医食疗、运动干预等来改善食欲。
饮食方面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勿过饱过饥
身边随时准备食物,优先选择营养丰富且自己喜欢的,可每2~3小时补充点;热量不足时,在医师指导下补充营养品。
2.营造舒适良好的用餐环境
放松的音乐,足够的灯光,适宜的温度,周围干净整洁,没有油烟味和其他臭味。
3.促进食欲的食物
可吃些消食化积、促进食欲的食物,如山楂、麦芽、鸡内金、萝卜等。
4.小口进食
选用质地松软、含水量高的食物,比如面汤、米糊、肉泥冻、布丁等,或吃酸甜口的食物刺激唾液分泌。
5.餐前漱口
餐前白开水漱口,去除口腔异味,提高味觉敏感度。
6.适量吃生姜
放化疗治疗后可吃点生姜,起到温中止呕的作用,适量吃,避免刺激。
中医食疗
·消滞饮·
【做法】
20g山楂、30g白萝卜、6g陈皮洗净切丝,加入2颗红枣,武火烧开后文火煨半小时,去渣取汁,每次服用20~30ml,每天3次,连饮3天。
【功效】
健脾行气、消食化积,改善食欲及消化不良症状。
活动方面
① 尽量多下床走走,增加活动量,促进胃肠蠕动,可以试试先前提过的五禽戏。
② 不能下床的肿瘤患者可以通过被动运动或辅助器具,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活动。
除了以上3点,患者自己需要了解、学习疾病和治疗机制,减少恐惧与焦虑。并正确知道营养健康、好好吃饭的重要性。
另外,家属要让患者挑选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不要强迫患者进食,在心理上给以安抚!
1.少食多餐;
2.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注意食物色、香、味的调配;
3.多选择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4.餐前适度活动或食用少许开胃食物(如酸梅汤、果汁、碳水化合物饮品等);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白扁豆等有一定促进食欲的作用;
5.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就餐环境;
6若感觉疲劳,应休息片刻,待体力恢复后再进食。
胰腺癌主要是指胰外分泌腺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恶性程度较高、发展较快、预后较差。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肿瘤之一。
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
发作高危因素1.病因
现在,胰腺癌的发病原因还没有被弄清。但认为受生活习惯影响而患胰腺癌的人在增加。
统计学则认为是吸烟、吃肉过多、蔬菜不足等原因。糖尿病患者、慢性胰腺炎的患者也有容易患胰腺癌的倾向。
多见于 40~70岁人群 ,男性多于女性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已弄清90%的胰腺癌患者的能够抑制发病的18号染色体所在的被称作【DPC基因】发生了变异。现在正在研究因基因变异而引发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方法。
2.胰腺癌预防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表明,充分摄入水果和蔬菜,能减少50%胰腺癌的风险。
这次的研究结果是以532例胰腺癌患者和随机抽样的1700例以上的旧金山地狱的居民为对象的调查结果。被认为预防胰腺癌效果高的蔬菜有洋葱、大蒜、豆类、黄色蔬菜(萝卜、山芋、红薯、玉米、南瓜)、绿色蔬菜、油菜科蔬菜等。
水果也被认为具有预防效果,但却不如蔬菜。水果中预防效果最好的是柑橘类。
有报告称,如果一天至少摄入5盘份儿的这样的蔬菜和水果的话,胰腺癌风险比摄入2盘份儿以下的组群低50%,摄入9盘份儿的话,胰腺癌风险比摄入5盘份儿以下的组群低50%。
早发现和诊断一、如何早发现
胰腺癌是一种非常狡猾的疾病,它在癌变时的信号非常隐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忽视这些信号。
1、食欲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经常碰到胃口不好、食欲不振这样的情况,但是胰腺癌引起的食欲差有一个特殊的特点:越油腻的东西越不想吃
油腻的食物包括核桃、奶酪、炸鸡、红烧肉、蛋、炸鱿鱼圈、油条、大闸蟹、蛋糕甜品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不是所有食欲差都和胰腺癌有关,但是胰腺癌患者都会有食欲差的症状,所以我们宁可多做检查,也不要放过一个!
2、饱胀感
胰腺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消化不好,可能表现的症状就是肚子会有一定的饱胀感。
3、大便次数增多
大便习惯的改变也是胰腺癌的一个信号。一吃油腻的东西就坏肚子,吃什么拉什么”,大便次数增多,这可能就是胰腺癌的一大预警信号。
4、莫名体重下降
人的体重一般来说波动不会太大,当然减肥等特殊情况除外。所以如果短时间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体重下降,这可能胰腺癌的重要信号。.
5、血糖突然变化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岛素的分泌与胰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突然出现血糖升高的症状时,则可能是胰腺出现了问题。
6、出现黄疸
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变得非常黄,一个星期之后眼睛也变黄,出现黄疸的病症,这很可能是胰腺出现了问题。
7、突发胰腺炎
如果突然出现了胰腺炎,这有可能是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炎症,需要警惕胰腺癌!
二、如何诊断
胰腺癌的检查有血液检查、尿检查、图像检查、组织检查等。但是,初期症状是腹部等部位隐痛的比较多,被认为是胃肠不好而进行胃部内窥镜、超声波、X射线检查,最后被诊断为没有异常的也不少。
●血液検査
血液检查是因癌症发展而上升的情况比较多,可以说根据血液检查来发现早期胰腺癌是非常困难的。
◆胰腺细胞释放酶的值
胰脏分泌的淀粉酶、胰朊酶、脂酶等消化酶会出现数值变高等异常值。CA19-9,CEA,Dupan-2等肿瘤标志物的数值上升。
◆糖尿病发病的有无
胰腺癌会引发糖尿病,所以要调查血糖值和胰高血糖素的上升、胰岛素分泌量的减少、糖尿病发病的有无。
●图像诊断
◆超声波检查
腹部放置发信器,进行图像诊断。具有患者负担小、能够反复进行这一最大优点。初期会出现主胰管扩张。胰腺癌的话,超声波水平会下降,看起来发黑。
◆CT检查
CT检查(CT扫描)是用X线从各种角度连续拍摄出体内的详细图像,并通过电脑获得非常鲜明的图像。
胰腺癌的话会拍出发黑的肿瘤像,胰脏尾侧的胰管的扩张图像。有必要的话,要配合腹部血管造影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
◆磁共振胆管胰管造影(MRCP检查)
MRCP检查是应用了核磁共振图像(MRI)的检查,随着MRI的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以前只能用后述的ERCP检查才能看到的胆管、胰管像,现在很容易就能够看到了。
没有X线的被爆辐射,对患者也没有负担。可以对胆管和胰管造影,如果有狭窄和闭塞等症状的话,能够及时发现。
◆内窥镜逆行胆管胰管造影(ERCP检查)
是向胆管和胰管注入造影剂并用X射线摄影的检查,将特殊的内窥镜从口中插入到十二指肠,注入造影剂进行摄像。
通过MRCP的检查能够得到鲜明的画像,但是有引发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可能性,从ERCP检查是技术性非常困难的检查等理由来说,应作为精密检查来进行检查。
这时,取出胰液、胆汁,可以进行细胞诊和胰腺癌等相关的基因异常的调查。
◆血管造影检查
血管造影检查是从脚跟的动脉插入细管(导管)注入造影剂,用X射线映出分布在胰脏血管的检查。通过观察胰脏血管的状态、血流的状态来判断胰腺癌的诊断和扩张情况,也能判断是否适合手术。
◆PET检查
被称作为正电子放射断层显像法,是通过投用药剂FDG,使集聚了癌细胞的FDG放射线映像化,查明癌症有无、位置、大小的方法。有患者没有负担、能发现5mm以上癌症的优点,但是需花费高额的费用(8万-12万日元)。
胰腺癌的治疗胰腺癌的治疗有手术、放射线、抗癌剂三大癌症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是在发展非常快的部位,所以发现后能够手术切除的案例只有10%-40%左右。对放射线的感受性也低。另外胰腺癌的肿瘤血流很少,所以使用抗癌剂也没有什么效果。
1.手术
早期阶段治疗效果最受期待的治疗方法。
以前,胰腺癌即使有血管浸润也进行扩大手术。但是,欧美和日本的临床比较试验的结果,得出了标准手术与扩大手术相比扩大手术增加了并发症但生存率没有很大差异的结论。
因此,现在很多设施都不进行扩大手术。但是也有一部分设施进行扩大手术。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胰头部的癌症,一般方法是一起切除胰脏头部、附近的胃、十二指肠的一部分、总胆管、胆囊等。最近也有采用留下胃部出口位置的幽门轮,来防止术后生活质量低下的方法。(全胃幽门保留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另外,胰头部附近的癌症伴随着黄疸的情况比较多。近年来,从皮肤插入软管将胆汁排出体外、或开发人工胆道等,不开腹就减轻黄疸症状的治疗都成为了可能。
◆胰体胃部切除
胰体·胰尾部的癌症一般采用留下胰头部的切除方法。留下胰头部一侧,切除癌变的胰脏和脾脏。
另外,全部取出胰脏的全摘手术,会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变无、患糖尿病以及不再分泌外分泌系统的消化酶等,所以最近一般都不采用。
◆胰脏全摘除
切除全部胰脏的手术,与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和胰体尾部切除一起进行。因为进行这个手术会丧失分泌胰液和胰岛素的机能,所以有必要补充胰岛素,并且也容易引发消化不良。
◆腹腔鏡下胰切除术
最近也有对胰腺癌用腹腔镜进行切除的设施。适用于腹腔镜下胰切除术的是良性或恶性度低的胰脏肿瘤。
胰脏位于腹部最深处(后腹膜腔),所以病理检查所需组织的提取特别困难,仅凭图像诊断就正确地判断是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也极其困难,但通过实施腹腔下胰切除术则能够获得准确的组织诊断。
这个手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患者的负担小。相对于开腹手术所需2周左右的住院时间,腹腔镜下胰切除术则只需1周到10天左右。
2.放射线治疗
胰腺癌对放射线的感受性低,又因胰脏的周围被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肝脏、肾脏、脊髓等很多脏器所包围,所以不得不减少对胰脏的照射量。
因此,术中照射非常有效。也有将放射性物质注入到软管埋入到癌症中的方法,这样能够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现在,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重粒子医科学中心医院进行的重粒子线治疗在胰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被广泛关注。这个设施是世界上唯一用重粒子线进行胰腺癌手术的地方。
重离子线治疗的特征就是利用粒子在停止运动前释放出最大能量这一性质。因为能够在癌症病巢内部控制粒子释放出最大能量,所以被认为是最适合处于众多脏器包围中的胰腺癌的治疗方法。
但是,接受这个治疗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没有转移到肝脏和腹膜等。
过去没有接受过胰腺癌治疗。
无需帮助能够自理生活。
80岁以下。
3.抗癌剂治疗
抗癌剂对胰腺癌很难起作用,大多情况下是组合使用多种抗癌剂。最常用的抗癌剂是氟尿嘧啶(5氟),癌症切除后,和放射线同时使用能够起到防止复发的效果。
最近开发了能在细胞内被代谢,变成三磷酸化合物,且具有妨碍DNA合成作用的叫做Gemzar(盐酸吉西他滨)的抗癌剂,被认为具有延长寿命和减缓疼痛等效果。
对于不能手术的3期和4期的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原则是用抗癌剂治疗或者化学放射线疗法(抗癌剂治疗+放射线治疗),但是化学放射线疗法仅对3期进行。
因为Gemzar可以在门诊投用,毒性小,所以患者负担也小,也期待着Gemzar单独治疗能和化学放射线治疗具有同等的效果。
现在对于胰腺癌的抗癌剂治疗,仅使用Gemzar进行治疗的设施在增加。
另外,在国立医院机构大阪医疗中心使用Gemzar进行标准性治疗之外,也在进行Gemzar和TS-1(一般名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组合剂)单剂之间的比较和调查并用疗法效果的临床试验。这个临床试验是全国的设施参加的大规模试验。
TS-1是在Gemzar问世之前,基于治疗胰腺癌的5氟(一般名:氟尿嘧啶)的成分,在日本开发的药物。
现在,根据目前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Gemzar相比,和TS-1并用疗法的效果预计更大,效果更被期待。
4.靶向治疗药物
现在正在推进以癌细胞的特异构造为标靶来发挥功效,并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
厄洛替尼(特罗凯)是2007年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作用机制和易瑞沙一样,是以与癌症增殖相关的癌细胞表明的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为标靶,抑制其发挥功能。
关于副作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会明显地表现出皮疹等皮肤疾病。易瑞沙也发现有这样的副作用,但是特罗凯的发生几率更高,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
而且与易瑞沙一样,会出现间质性肺疾病,国内临床试验其副作用的发生率达到4.9%。另外,还会有腹泻、口腔溃疡等副作用。
特罗凯对胰腺癌的临床试验结果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外制药在2009年向厚生劳动省提出了对胰腺癌功能·效果追加的批准申请,但因还在临床试验中,所以不适用于保险。
中外制药在特罗凯说明会上发表称,国内第2阶段试验显示具有严重副作用的间质性肺炎的发现几率已上升到8.5%(106例中9例),必须在在相当严格的体制下进行。
5.免疫细胞疗法
不能进行手术的话,免疫细胞疗法也是一种选择。其中活性化自体淋巴球疗法作为高端先进医疗,在8所大学医院被指定实施。免疫疗法作为特别治疗费需要全额自己负担,但诊察、检查和入院费等则适用于保险。
免疫细胞疗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基本没有副作用,可以和手术、放射线治疗、抗癌剂治疗同时使用。
另外,新免疫细胞疗法之一的树状细胞疗法在东京女子医院、东北大学医院、福岛县立医大医院、京都府立医科大医院等作为临床试验被实施。
胰腺癌治疗困难,作为癌症中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之一为人所知。据全国胰腺癌登录调查报告(1999年度),能够切除胰腺癌的症例占所有症例的39%,其5年生存率为13%这一残酷现实。胰腺癌的治疗困难理由之一就是早期发现非常困难,并且大部分发现时已发展到不能手术的程度了。
治疗困难的另一个理由是从早期就开始浸润且容易转移。另外,由于胰腺被众多脏器所包围,使用放射线疗法仅只照射胰腺也非常困难。
免疫细胞治疗案例案例1
病名:胰腺癌Ⅳ期,肝转移
患者:66岁男性
疗法:树突细胞疫苗
经过:2008年1月发现,接受1疗程化疗后,3月开始接受WT1、MUC-1、CA125多价树突细胞疫苗
治疗。肿瘤标志物DUPAN2从25,300U/ml降至1,640U/ml。原发灶消失,转移灶缩小。
案例2
病名:胰腺癌晚期(胰腺尾),转移到肝脏,肺
患者:50岁女性
疗法:树突细胞疫苗+活化NK细胞
经过:第一次治疗结束后,CA19-9直接降到7355。第四次高度活化NK细胞治疗后,已降至141。
2016年底,复查的CT图像显示,肝部和肺支气管淋巴结等转移病灶已消失。原发部位的胰腺癌也缩小了大半。
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改善、重离子线治疗和抗癌剂研究的进步,也期待着治疗成果的不断提高。
如有肿瘤疑问可以点击头像私信 或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与我进行一对一专业咨询,并免费获取个性化治疗方案,我愿尽我绵薄之力帮助给大家带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