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土方,以及癌症中草药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就在前不久,高大爷因为一个“抗癌偏方”差点送命!
原来,高大爷患有食道癌晚期,听人说吃蟾蜍能治癌,效果还特别好,于是女儿就网购了活蟾蜍做了汤~
没想到,因为难喝只喝了小半碗,一刻钟后高大爷就出汗、胸闷、心悸,赶紧送医院抢救......
这个“蟾蜍”偏方,抗癌不成,差点成了一道“催命符”!
还有人听信,吃蟾蜍可以祛痘痘?
艾玛,就它自己都一身痘包,还能给你去痘痘?
小编告诉你,蟾蜍不是什么抗癌神物,相反是个“剧毒物”,你看西毒欧阳锋都是练得蛤蟆功呢~
所以,吃蟾蜍不但不会抗癌祛痘,还会毒上加毒!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你不能吃癞蛤蟆!背部及四肢有颗粒状包块,含毒液,为剧毒;在耳后腺、皮肤腺含量特别多,肝脏、卵巢、肌肉中也有。
中毒症状: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中毒严重、未经治疗或治疗较晚者,于2~24小时内,因呼吸或循环衰竭死亡。
蟾蜍的毒液可提炼为中药“蟾酥”,虽然有清热解毒功效,但不可随意服用。
注意:蟾酥还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不能通过盐水或油浸泡后滤出,别妄想用一般高温消除毒性。
除有毒外,其体内有多种寄生虫。
不管是“蟾蜍汤”,还是其他的偏方,劝大家一句
不要乱信,不要随意服用!
想预防癌症,还得从日常做起
重点来了!!!
10个不花钱的“防癌方”1. 每天晒15分钟太阳
维生素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风险,晒太阳最佳时间是8:00~9:00,16:00~17:00,要避免12:00~14:00的烈日。
2. 每天走路1小时
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或者每周散步4小时,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每天走路1小时,可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概率。
3. 每天爬3层楼梯
爬楼梯有助改善下肢大血管壁弹性,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脏冠状动脉系统的供血能力,增加肺活量,促进全身新陈代谢,预防肺癌、肠癌等。
4. 每天最少开窗30分钟
外面空气远比屋子里的好,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5. 每天喝6杯水
每天喝6杯水(每杯240毫升)的男性,患膀胱癌风险将减少一半,女性患结肠癌风险将降低45%。
6. 每天4杯茶
茶所含的茶多酚,可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力,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7. 每天喝1杯豆浆
豆浆含蛋白质和钙、磷、铁、锌、硒、钼等几十种矿物质,及维生素A、B等多种维生素,还有大豆皂苷、异黄酮、卵磷脂等。常喝豆浆,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大大降低。
8.一口饭嚼30次
多咀嚼,可以减少食物对消化道的负担,降低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
9. 少抽1根烟
一个普通吸烟者罹患肺癌的机会为11%~17%,比非吸烟者高出10~20倍。少抽一根烟,患肿瘤的概率就大大减少。
10. 每天睡够7小时
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高47%。睡眠充足,心脏、大脑、血管、肝脏等能够充分休息,抵抗力就好,避免各种恶性肿瘤。
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资讯,可搜索关注“家庭医生”微信公众号(ID:jtys1983)
版权声明:本文为《家庭医生》杂志头条号原创,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否则视为侵权,将追究法律责任
说到癌症,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同时大多数人都是会有点怕怕的。一个癌字三个口,可见饮食与癌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吃错了会引爆癌症的导火索,吃对了则能起到防癌的功效。
美国顶尖肿瘤医疗机构在最新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发布了一本面向肿瘤患者的全英文版《草本抗癌指南》》,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药材和营养素与癌症的关系给出了最新最权威的解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鲫鱼
常见鱼肉营养含有丰富,维生素等可以滋补身体,消除水肿,增强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氨基酸和脂肪都是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而且还含有可以预防糖尿病和抗肿瘤的作用。
2、燕麦
燕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食品。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燕麦位列第五,是唯一上榜的谷类。它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治大肠癌、防治心脏疾病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不过,买燕麦最好买纯燕麦,而不是加工燕麦产品哦。
3、大豆
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膳食摄入大豆异黄酮较多的人群中,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降低。不过,大豆类制品的做法丰富多样,制作过程中营养素又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4、芦笋
芦笋中含有的天门冬酰胺和多种甾体皂苷等,对防治癌症均有一定效果。芦笋性寒、味甘苦,有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生津解渴、化痰止咳的功效。芦笋是一种药食兼宜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天门冬酰胺和多种甾体皂苷、叶酸、甘露聚酯作为芦笋中特殊的营养成分,对防治各种癌症均有一定效果。
5、苹果
苹果味甘、微酸,性平。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烦、润肺开胃、益脾止泻等功效。据研究表明,苹果多酚能降低结肠癌、肝癌、乳腺癌等癌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鞣酸、果胶、膳食纤维等特殊物质,生果胶可软化大便,膳食纤维又起到通便作用。
6、蘑菇
蘑菇是硒的良好来源,硒是一种有效的抗癌矿物质,尤其适用于前列腺癌。此外,蘑菇含有丰富的抗病植物化学物质,根据研究,经常食用蘑菇的中国和韩国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低。
7、胡萝卜
研究发现,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有防癌抗癌作用。胡萝卜还含有较多的叶酸,而叶酸亦有抗癌的作用。所含有的木质素能提高生物体免疫能力2-3倍,从而间接地抑制或消灭体内的致癌物质和癌细胞。此外,胡萝卜中的钼也可以防癌抗癌。所以,常吃胡萝卜能预防癌症发生。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黄药师小贴士:点击每种中药的名称(蓝色字),可以跳转到黄药师分享的对应中药用法的页面。
1、补气药
补气药-人参-野山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可用于急救、脾胃虚弱、糖尿病、改善记忆力。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更适用于吃人参容易上火的人,也可用于糖尿病、心脏病。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可用于夏日中暑,糖尿病消渴症等导致的气津两伤。
补气生津。
对于儿童进补更好,常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厌食,肺虚咳嗽。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糖尿病、高血压和中风后遗症都可以辨证使用。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肺虚干咳无痰,肾气虚遗精、尿频,糖尿病消渴等。
健脾益气,补肾强腰,养心安神,化痰平喘。
功效类似人参,常用于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心脑血管疾病。
健脾益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常用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缓解癌症放化疗副作用。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解毒。
常用于脾虚有湿气、食欲不振。
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解百药毒,可用于心悸,手指关节疼痛,胃痛胃痉挛。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主要作用是补脾虚,调和脾胃。
补中缓急,润燥,解毒。
脾肺双补,常用于胃痛胃溃疡、咳嗽、便秘等,反酸烧心慎用。
2、补阳药
补阳药-冬虫夏草
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峻补命门之火。
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温脾止泻。
常用于肾阳虚亏所致尿频、腰痛、关节痛,女性更年期高血压。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作用缓慢从容,可用于老年人便秘。
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常用于阳虚所致阳痿、遗精、腰痛、健忘、久虚体弱易感冒、虚咳虚喘等。
3、补血药
补血药-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可用于血虚血瘀的心脏不适、胃痛,中老年人便秘。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四物汤和六味地黄丸主药,更年期烘热及头发白、脱发常用。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常用于血虚面色萎黄无华、头晕眼花,或妇科血虚、出血。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补脾胃,养气血,改善睡眠。
4、补阴药
补阴药-枸杞子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补肺胃心三经之阴,常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糖尿病、失眠等。
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常用于用于阴虚咳嗽、烦躁失眠、胃痛。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常用于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腰膝酸软。
滋补肝肾,益精血,明目,安神,生津。
常用于肝肾阴虚,视物昏花,眼睛干涩,腰膝酸软、耳鸣、早衰脱发白发等。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常用于精血亏虚眩晕、耳鸣、眼花、便秘。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除了预防秋天燥咳,改善体虚。
5、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常用于风寒感冒、皮肤病、荨麻疹、鼻炎等。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常用于经脉受寒所致心脏病、颈椎病、肩周炎、妇科疾病等。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风寒感冒或兼有肠胃炎常用,缓解脾胃积滞引起的胃胀呕吐。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
常用于头痛,胃痛胃溃疡,鼻炎,湿疹、黄褐斑等皮肤病,古代曾用来美容。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用于风寒感冒,也是古代镇痛药,用于头痛、胃痛、关节痛。
6、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热-菊花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常用于感冒、头痛,五官各类上火。
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常用于头面疾病、秋季燥咳及感冒。
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泡茶可对高血压、高脂血症起辅助作用。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临床新用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
7、清热药
清热药-青蒿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虚实并治,可用于糖尿病三消,更年期综合征。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常用于糖尿病导致的口渴,肺热痰咳,阴虚燥咳。
清热除烦,利尿。
配酸枣仁可用于失眠、心神不安。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凉茶中常见中药,现代常用于肝火型目痛头痛、高血压。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缓解视力下降,对便秘、高血压头痛起辅助作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脾胃湿热腹泻常用药,用于各类上火症状。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夏季消暑良品,现代研究可抗菌抗病毒。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连花清瘟、银翘片主药,现代研究可抑制鼠疫杆菌和抗病毒。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用于温热病、外感风热,感冒或非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
清热解毒,利湿。
乳痈要药,常用于用于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节等。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通淋。
可用于黄褐斑、痤疮、荨麻疹等各类皮肤科疾病。
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清热通便。
常用于肺热咳嗽,咽痛,声音嘶哑。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常用于阴虚便秘、咳嗽、反酸口苦。
清虚热,凉血,解毒,截疟。
常用于阴虚内热,疟疾,黄疸型肝炎,中暑等。
8、泻下药
泻下药-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
小量健脾胃,大量治便秘,临床曾用于水肿、肥胖、高脂血症。
润肠通便。
用于老年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火麻仁油与长寿有密切关系。
9、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独活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常用于中老年腰腿痛,风湿关节炎,腰背酸痛、腰肌劳损。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常用于水肿、关节炎、高血压。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痛、骨质增生,还能化鱼刺。
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
常用于中风及脑梗后遗症、风湿关节痛、关节炎。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用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皮肤病瘙痒湿疹。
祛风通络,行水消肿。
用于肩颈疼痛,肢体麻木,白癜风,还研发成了降糖药。
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
功效作用如其名,用于风湿、水肿,乳汁不下。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缓解腰酸背痛的常用药,也可用于心脏不适和高血压。
10、化湿药
化湿药-藿香
化湿,解暑,止呕。
常用于急性胃炎、风湿感冒、夏天中暑、腹泻。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推动胃里食物往下走,用于脾胃湿气所致胃胀、食欲不振。
11、利水渗湿药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常用于脾虚湿气重、水肿腹泻、前列腺炎、结肠炎。
12、温里药
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温一身阳气,现代常用于急性心梗、心绞痛暴发情势危急者。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常用于肾阳虚老年人腰痛久泻、夜尿多,婴幼儿腹泻。
13、理气药
理气药-香附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李时珍称为“女科之主帅”,尤其适合肝郁、情绪压抑的女性。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缓解女性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
14、消食药
消食药-鸡内金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消肠胃之积,还可用于高脂血症。
健脾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
健脾消食的良药,常用于食积胃胀呕吐、胆结石。
15、止血药
三七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心脑血管疾病常用药,止血不留瘀,用于出血兼有瘀滞者。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祛湿止痒。
临床曾用于痛经、月经不调、怀孕胎动不安等妇产科疾病。
16、活血化瘀药
活血药-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头痛、心脏病常用药,“头痛须用川芎”。
活血,行气,止痛。
用于“一身上下诸痛”,尤其是胃痛、偏头痛、痛经。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最擅长妇科疾病,用于心脏病、心绞痛。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活血力道大,常用于各类月经、产后妇科疾病,以及疑难杂症。
活血通经,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用于各类血瘀证的妇科疾病、跌打损伤。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常用于妇科疾病,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经产要药,可用于调经及产妇身体恢复,也能用于皮肤病、鼻炎。
活血化瘀,通经,利水消肿。
妇科活血调经常用药,用于女性月经、产后疾病。
活血续筋,补肾强骨。
用于肾阳亏虚所致腰痛,耳鸣耳聋,牙痛久泻。
破血逐瘀消癥。
常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血栓性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17、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痰证和呕吐,临床曾用于子宫颈癌和食道癌。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
善于祛风,用于皮肤病,瘙痒,风疹、荨麻疹。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支气管炎临床常用药。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利咽。
可用于感冒后咳嗽反复,痰多,咽炎,咽喉肿痛,失声等。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用于热咳燥咳,咽炎,甲状腺肿瘤。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用于热痰、肿块郁结、乳腺增生、胃溃疡。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常用于各类咳嗽,尤其是伤风感冒后咳嗽老不好。
敛肺定喘,收涩止带,固精缩尿。
常用于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但有毒不能多吃。
18、安神药
安神药-酸枣仁
镇静安神,明目祛翳,收敛生肌。
古代也曾用来护肤,临床用于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可用于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类型的失眠。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读书易健忘常用,蜜制后对胃肠刺激减少。
19、平肝息风药
天麻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可缓解中老年人高血压头痛、眼花,配伍用于癫痫抽搐。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常用于高血压头痛、反流性食管炎、慢性咽炎支气管炎。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常用于用于中风昏迷,高血压,头晕目眩。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常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曾辨证应用于非典型肺炎、中风后遗症。
20、开窍药
开窍药-石菖蒲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祛脾胃湿气,曾作为慢性胃炎、癫痫、脑梗辅助药。
21、收涩药
麻黄根
收敛止汗。
一味专用于出汗证的药,气虚自汗和阴虚盗汗都能用。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健康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商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治。
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有问题欢迎理性讨论、留言,祝诸君身体健康,诸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