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对癌症的生长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控制,有助于延缓肿瘤的生长发展的步伐。但要注意,这个只是有帮助,但不是主要的因素,不要想着不治疗而只靠好的心态去搞定癌症,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心态好的人,结果会更好,比如同样是不治疗,心态好的人可能生存时间会更长(不是一定);同样是治疗,心态好的人也会更好。但癌症本身的因素(病理类型,分期等)更重要,哪个才是决定性因素。
在医疗卫生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就在30岁到40岁之间,而原始社会时期就更低了。
一、花5万能多活半天,你愿不愿意?
二、癌症终末期,花钱买命值得吗?
三、病人临终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心理疏导
2、缓解痛苦
3、满足遗愿
[1]《社区安宁疗护的发展现况及影响因素》.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01-10
[2]《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疗效评价》.心理月刊.2022-09-15
[3]《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探索——以肺癌晚期患者为例》.医学与哲学(A).2018-07-08
癌细胞侵蚀正常细胞
参考资料:南方医传媒,医学界肿瘤频道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对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化疗为何会产生加速患者死亡的印象。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人在被查出癌症以后,已经处于癌症晚期了。这个时候,患者的情况已经不怎么好了,无论进行什么治疗,患者可能也不会活得太久。
高志侠的教师工作带给她的精神压力恰好就符合乳腺癌高发人群的表现,从来就很要强的高志侠肯定是不愿意等死的,她马上就接受了治疗。
面对重大疾病的降临,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坦然接受,但忧愁焦虑的情绪,反而会给病情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才有继续生存的希望,也是抗癌的基础保证。
在临床上,有一些转移的癌症患者治疗十分消极,认为癌症治不治没有区别,癌症转移就不要治了,这是很大的误区。需要注意的是,不治不仅是生存期的问题,很多痛苦的症状让患者无法承受。首先是癌痛。如果不加以治疗癌细胞会持续繁殖,身体的疼痛感也会加强,当癌细胞侵入全身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全身蚀骨般的疼痛,有很多患者最终都无法忍受这种疼痛而想不开,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伤害。
有时候前途看上去摸不清、看不见的,却要坚持继续前进,万一这是路上的一小片阴霾,可能穿过这片云层的时候,会看见镶着金边的彩云。
1、看癌症的治疗难度
2、看患者的身体状况
3、看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临床实践证明,“补”“泄”结合、处理好“补““泄”关系,可使晚期癌症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既可以有效恢复脏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可以消散癌毒,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实现带瘤生存的目标。总之在治疗上既不能一味攻伐,导致机体正气受损,加快病情进展;也不能只辨证不辨病,只扶正不攻邪,留下延误治疗的遗憾。(重庆御和堂中医肿瘤研究院 供稿)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三角晦还明”,生活的蓝图需要自己去绘制,生活同样也是一张没有标准答案的试卷,看似已定的未来,其实在某个小细节会反转出不一样的人生。
此外,试药前研究人员会根据患者条件进行检查核定,告知风险,受试者也可随时退出,充分保障患者权益。
不过,即使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患者也不应该坐以待毙,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针对癌症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许多癌症经过积极的治疗,即使处于晚期,患者也可以活很长时间。
❷化疗方案多样:
如果对这类癌症患者进行化疗,那不仅效果差,而且还白花钱、损害患者的身体!
最终,顾方六教授2003年11月遗憾去世,享年76岁。
癌症的确是个很可怕的疾病,但在患癌后如何选择治疗,又是否要积极治疗,建议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和遵从病人的意愿。很多时候,接受各种现代仪器的“摧残”,反而会让患者的生命末期变得痛苦。
高志侠和丈夫
当中指出,研究者试图通过特定的病毒基因,改造人体的免疫细胞,使其具有抗癌的功能。
聊天
基因末端的端粒酶控制基因链的稳定性,端粒酶越长,人类的寿命也就越长。
癌症患者到了晚期身体疼痛,想要缓解这种痛苦,最重要的是积极配合治疗,根据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积极控制癌细胞发展,减少重要器官受到的损伤,疾病得到改善,痛苦会减轻些。
医生劝她放下工作好好休息,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高志侠哪怕接受最好的治疗,最多还能活3年。
环游中国,奇迹发生
进入到近代社会之后,人类平均寿命有所增长,能够达到40岁到50岁之间,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
眼里的光渐渐暗淡了,谷向东看在眼里,他突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开医院,把没看过,没去过的地方都去一遍,让高志侠没有遗憾地离开。
李俊医生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获临床学士学位和肿瘤外科硕士学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年前往德国从事科研工作,2002年获德国埃森大学医学博士。2007年在埃森大学完成住院医师培训、获得外科专科医师执照后,专注于腹部脏器的外科治疗,特别是肝胆胰和移植外科,分别在德国埃森大学医院、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皇家自由医院、德国蒂宾根大学医院、德国汉堡大学医院工作。2018其带领的汉堡大学医院外科肝胆组,是德国五大肝外科中心之一。
高志侠
和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肺癌术后两年余,检查发现脑、肝皆有转移灶。患者诉食欲较差,乏力,痰多不易咯出,胸部疼痛时作,舌苔白厚腻,舌质淡,边有瘀点,脉沉细无力。辨证:脾肺气虚,痰湿蕴肺,癌毒流注;治法:健脾益气,益肺化痰,抗癌解毒。用药: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薏苡仁、生黄芪、姜半夏、制南星、泽漆、桔梗、枳壳、山慈菇、猫爪草、半枝莲、莪术、延胡索等,用药后,患者自诉食欲尚可,胸部疼痛不显,痰明显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有力。继续原方加减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复查脑、肝转移灶缩小,临床诸症已消。目前仍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