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型骨肉瘤(Osteosarcoma),即普通骨肉瘤,虽然其名字中没有“癌”字,但骨肉瘤也是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致残率高。
经典型骨肉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年龄一般在10~25岁之间,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肱骨近端。也有一部分老年患者,50岁以上者好发于扁骨(髂骨)。
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局部进展性或持续性疼痛,以静息痛、夜间痛明显。
如果出现了以上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部分患者休息和晚上睡觉的时候疼痛明显,即静息痛、夜间痛明显。
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可考虑联合放化疗。对于新辅助化疗敏感的非转移性病例,放疗后的5年局部控制率可达到90%。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前来就诊时肿瘤范围就已经很大了,其中15%的患者在初诊时已经存在影像上可见的肺转移。
近30年来,国内关于骨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新辅助化疗的理念、广泛切除的外科边缘原则和方法均已在国内得到推广。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10~20岁这个年龄段,如果没有明确的外伤,却出现肢体某一个部位的疼痛症状,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可能由间断性痛进展为持续性的疼痛。
目前骨肉瘤的治疗是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外科治疗边界(即切除环绕肿瘤反应层以外的正常组织区域)是手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必须遵循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原则。
对于发生转移的患者,骨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其次是骨,转移多发生于2年之内。
肿块是骨肉瘤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局部皮肤皮温增高,静脉充盈或怒张。部分患者轻微暴力下可出现病理性骨折。
局部再行穿刺活检或切开活检术,肿瘤标本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和精进,经典型骨肉瘤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无瘤生存率(即进行手术切除后肿瘤没有复发的患者)可达60%~70%。
1.经典骨肉瘤常见症状有哪些?
2.经典骨肉瘤一般是如何治的?
3.确诊经典骨肉瘤预后如何?
保肢治疗已成为肢体骨肉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肢体骨肉瘤的保肢率,临床上,90%的患者可以实施保肢治疗,其保肢成功率达到60%~80%。
经典型骨肉瘤属于原发性骨肉瘤,其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肿块、病理性骨折等局部症状,以及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因此,对于骨肉瘤最重要且最难的是根据骨肉瘤的局部症状来早期发现骨肉瘤。
经典型骨肉瘤早期易发生转移,转移方式多为血行转移,肺转移较为常见。
对于可手术切除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外科手术-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5年生存率可达60%~80% 。
怀疑骨肉瘤的患者先不要恐慌,首先要了解骨肉瘤的诊疗流程。
有时,在疼痛部位可以摸到一个肿物。也可能出现局部皮温升高,表浅静脉明显粗大。
不论肺转移灶什么时候出现,能够局部治疗者均应进行局部治疗。切除肺转移瘤可改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预后,提高总体生存率,二次手术缓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