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热和普通发热的区别 癌症中药

2024-04-26 18:28:11
骨肿瘤最新治疗方法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发热和普通发热的区别 癌症中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发热和普通发热的区别,以及癌症中药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性发热的护理之方

赵宁,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放疗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发热为一种常见症状,病因较多,而癌性发热与普通发热有着很大的区别。癌症患者的发热多与肿瘤自身坏死或分泌形成致热原有关,此时服用普通感冒药效果不佳,使用抗生素无效。因此,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病因不同治疗方案亦不同。

癌症发热的特点大多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发热时间、温度均无规律性,但通常为低热,发热温度一般不超过38.5℃,患者在出现癌性发热时,可能会伴有乏力、消瘦、盗汗等恶性疾病的消耗。血象检查一般正常,可有轻度的白细胞升高或贫血,也有一部分患者通常在下午或者傍晚发热,在清晨体温多数正常。当体温高于38.5℃,多为肿瘤合并感染引起的高热,多见于午后或夜间,发热时伴有畏寒、寒战、心动过速,那该如何护理呢?

(1)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3000 ml,补充消耗的水分,促进毒素的排出,防止患者脱水。

(2)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指导患者少食多餐,促进消化吸收。

(3) 高热患者绝对卧床,低热患者适当休息,减少探视,保持病房安静,按时通风,随时更换浸湿的被褥、衣裤,避免受凉。

(4) 体温低于38.5℃: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降温、推拿按摩等,擦浴时禁止擦枕后、耳廓、阴囊、心前区、足心等,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可选择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5) 体温高于38.5℃:排除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制热因素,可遵医嘱给予洛索洛芬钠片口服,或吲哚美辛栓纳肛,必要时暂停放化疗。

(6) 体温在39.5℃以上: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注意有无虚脱、休克等症状,必要时使用冰毯或冰帽,降低脑组织耗氧量,保护血-脑屏障,防止脑水肿。同时合理选用抗生素或抗肿瘤药物,以达到控制发热,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7) 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

(配图来源于网络)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剂一览表(中医内科学)

中医药对“癌症”证型的认识

中医药认为,癌症目前共有9种证型:

1.气滞、2.痰凝、3.湿滞、4.瘀血、5.毒聚、6.气虚、8.阴虚、9.阳虚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剂一览表

1. 肺癌

1.1气血瘀滞。方药:血府逐瘀汤。

1.2痰湿蕴肺。方药: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1.3阴虚毒热。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1.4气阴两虚。方药: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

2.肝癌

2.1肝气郁结:方药:柴胡疏肝散。

2.2气滞血瘀:方药:复元活血汤。

2.3湿热聚毒;方药:茵陈蒿汤。

2.4肝阴亏虚;方药:一贯煎。

3. 胃癌

3.1痰气交阻;方药:开郁至神汤。

3.2痰湿凝滞;方药:导痰汤。

3.3瘀血内结;方药:膈下逐瘀汤。

3.4胃热伤阴;方药:竹叶石膏汤。

3.5脾胃虚寒;方药:理中汤。

3.5气血两亏;方药:十全大补汤。

4. 大肠癌

4.1湿热下注:方药:槐角丸(《寿世保元》)。

4.2瘀毒内阻;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味。

4.3脾肾阳虚;方药:附子理中汤。

4.4气血两虚;方药:八珍汤。

4.5肝肾阴虚;方药:知柏地黄丸。

5. 白血病

5.1『急性白血病』之热邪炽盛:方药:清瘟败毒饮。

5.2『急性白血病』之毒盛伤血:方药:神犀丹

5.3『急性白血病』之气阴两虚:方药:生脉散

5.4『急性白血病』之脾肾阳虚:方药:右归丸。

5.5『慢性白血病』之瘀血内阻:方药:膈下逐瘀汤。

5.6『慢性白血病』之血热毒盛:方药:青蒿鳖甲汤。

5.7『慢性白血病』之肝肾阴虚:方药;麦味地黄丸。

5.8『慢性白血病』之气血两亏:方药:八珍汤。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剂一览表(中医内科学)

中医药对“癌症”证型的认识

中医药认为,癌症目前共有9种证型:

1.气滞、2.痰凝、3.湿滞、4.瘀血、5.毒聚、6.气虚、8.阴虚、9.阳虚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剂一览表

1. 肺癌

1.1气血瘀滞。方药:血府逐瘀汤。

1.2痰湿蕴肺。方药: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1.3阴虚毒热。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1.4气阴两虚。方药: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

2.肝癌

2.1肝气郁结:方药:柴胡疏肝散。

2.2气滞血瘀:方药:复元活血汤。

2.3湿热聚毒;方药:茵陈蒿汤。

2.4肝阴亏虚;方药:一贯煎。

3. 胃癌

3.1痰气交阻;方药:开郁至神汤。

3.2痰湿凝滞;方药:导痰汤。

3.3瘀血内结;方药:膈下逐瘀汤。

3.4胃热伤阴;方药:竹叶石膏汤。

3.5脾胃虚寒;方药:理中汤。

3.5气血两亏;方药:十全大补汤。

4. 大肠癌

4.1湿热下注:方药:槐角丸(《寿世保元》)。

4.2瘀毒内阻;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味。

4.3脾肾阳虚;方药:附子理中汤。

4.4气血两虚;方药:八珍汤。

4.5肝肾阴虚;方药:知柏地黄丸。

5. 白血病

5.1『急性白血病』之热邪炽盛:方药:清瘟败毒饮。

5.2『急性白血病』之毒盛伤血:方药:神犀丹

5.3『急性白血病』之气阴两虚:方药:生脉散

5.4『急性白血病』之脾肾阳虚:方药:右归丸。

5.5『慢性白血病』之瘀血内阻:方药:膈下逐瘀汤。

5.6『慢性白血病』之血热毒盛:方药:青蒿鳖甲汤。

5.7『慢性白血病』之肝肾阴虚:方药;麦味地黄丸。

5.8『慢性白血病』之气血两亏:方药:八珍汤。

癌症患者发热,有一种情况预示着病情开始走向恶化,中医教你判断

对癌症病人来说,发热有可能代表着病情进展,肿瘤扩散。恶性肿瘤病人发热见于两种情况:恶性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和恶性肿瘤伴发感染所引起的发热,极少数病人可能出现药物热。其中,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也就是癌性发热,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癌性发热常为癌症进展期表现,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多表现为持续低热,一般不超过39℃,午后开始体温升高,可自行退热,如此反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一般认为,癌性发热是由于肿瘤快速增长,组织坏死而致吸收热。长期低热对患者身体消耗极大,患者体力下降,食欲减退,身体素质快速下降,免疫力减退,恶性循环,更加速肿瘤增长,加速患者死亡。因此,有效控制癌性发热对患者生存很有意义,但是晚期患者经过多个疗程治疗,多处于耐药状态,此时用抗肿瘤治疗反而会损害身体,加速死亡。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此时多应用于临床,但是此类药物易损伤脾胃,且患者用后往往大汗淋漓,伤阴耗气,正气亦虚。

癌性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范畴,是肿瘤发生发展致正气虚损,阴阳失调,痰毒湿郁而发热。癌性发热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检验。临床主要症状有:低热,一般在38℃左右,多午后体温上升,夜间可自行汗出热退,神疲,乏力,纳差,喜冷恶热,同时有原发肿瘤的各种症状;临床检验一般白细胞升高不明显,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癌性发热的治疗重在辨证,一定要因证施治,方能取效。

癌性发热患者临床可见气虚、阴虚、痰热等症状,癌性发热以“毒”、“瘀”为中心,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辨证施治。即便如此,癌性发热作为肿瘤晚期症状,离不开肿瘤的基本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病是在各种内因、外因的作用下,气机郁滞,最后成瘀成毒结为硬块。治病必求于本,肿瘤各期治疗一定不能离开“毒”、“瘀”的范畴。临床中常见到癌性发热的患者多面色晦暗无光泽、甚则肌肤甲错,舌暗红、苔厚腻,这些都是“毒”、“瘀”的明证。癌性发热患者往往症状繁多,辨证复杂,容易重视其它症状而忽视了“毒”、“瘀”的潜在表现。

癌性发热可出现于多种肿瘤病程中,癌性发热的治疗一定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不同肿瘤的癌性发热,引经药与散结药的应用则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癌性发热要辨证为主,辨病为先,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病经过各异,有的邪实为主,有的本虚是根。辨病为先指的是首先判断预期的病情发展,分清轻重缓急;辨证为主指的是组方用药要遵循理、法、方、药的原则。

由于晚期肿瘤患者病机的复杂性,癌性发热患者的病机更加复杂。临床上往往将清热、透散、补虚、消积溶于一体,全面调节,效果益佳。阳有余便为火,癌性发热患者是在整体虚证的基础上,局部的阳有余。因此,要清、补并用,补整体之虚,清局部之热;“透”即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外出之路,热性外散,透法是清热剂的佐使,用药量宜轻、宜小;“消”及消病因之积,治病必求于本,癌性发热本于积,“消”法是关键之一。

发热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免疫系统与病菌的对抗,更不能惶惶不可终日。治疗发热只有根据肿瘤患者体质的强弱,肿瘤的病理状况,发热热型等辨证分型论治,才能取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 | 评论:0